2025-03-31

我的小学(1)

我的小学时光是在两所学校度过的。

一到三年级,我就读于镇中心小学,那时它还被称为“五七完小”,而镇上的中学则叫“五七中学”。 一年级时,邓老师担任我们的授课教师。刚入学时,班上多数同学都尚未掌握握笔写字的要领,邓老师便亲自示范握笔姿势,随后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耐心教学。对于领悟能力稍差的同学,她会逐个手把手地教导。我的作业常常被她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以供大家观摩学习。

我的父母是文盲,我的启蒙老师其实是我的姐姐。姐姐比我大四岁,当时她正上四年级。她找来一块木板,将一节竹子剖成两半,把石灰与水稍加搅拌后放入竹子中,再用绳子捆绑起来。没过多久,等竹子两头的石灰变硬,解开绳子,简易的粉笔就制作完成了。尽管这种粉笔书写起来不太顺畅,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上课的热情。姐姐把木板架在凳子上靠墙放,邻居家的几个小孩各自搬来小凳子,她便拿着粉笔在“黑板”上教我们认字、写字。姐姐教我们读书时,右手拿着一根小棍子,有模有样地指着“黑板”,左手背在身后,教我们诵读“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大海航行靠舵手”。我印象最深的是:“过去地主算盘响、贫下中农遭祸殃。现在队里算盘响,家家户户有余粮”。就这样,我学会了认字、写字。

我们一年级共有 3 个班,而我们班在拼音学习方面表现最为出色。一年级学好了拼音,为我后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时,来了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曾老师。

之前教数学的陈老师,因其弟弟高中毕业了,便由其弟接替她来给我们上课。我记得他刚开始教我们除法列竖式时,我听得一头雾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次考试我竟考了 60 分,还是全班最高分。发试卷时,老师大发雷霆,要求我们回家让家长签字。由于我的父母不识字,只好由姐姐代签。姐姐写道:小悦一直是年级第一名,从来没考过这么低的分。老师,这是谁的问题?当我把试卷交上去时,老师看到姐姐的签字后怒不可遏,说道:“简直是胡言乱语。”同学们哄堂大笑。这时,班主任语文老师走了进来,毫不留情地说:“你出去,这节课你不用上了,最高分才刚及格,你还有脸上课?”

我们的班主任容貌秀丽,脾气温柔。可当时她脸色一沉,大家都有些害怕,那位数学老师只好默默离开了教室。大概还剩下十多分钟的时间,我已记不清班主任当时和我说了些什么。后来,那位老师只负责教我们美术课,他的姐姐又重新回来教我们数学,我们的数学成绩这才逐渐有所提升。

三年级时,黄老师开始教我们作文课。每次上作文课,同学们都愁眉苦脸,而我的作文却常常被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其实,我在家写作文时也常常遇到困难,甚至会急得掉眼泪,因为写作业时无人可请教,姐姐要上晚自习,问父母也是徒劳。

学校里没有自来水,只有食堂才有。在那个时候,除非家庭条件优越且孩子较少的家庭,一般同学都不会带水上学。夏天上完体育课后,嗓子干渴得如同冒烟一般,大家就会跑到厨房去喝水,直接对着自来水龙头畅饮。这时,厨房的一位大妈就会拿着锅铲,有时甚至挥舞着扫把驱赶我们这些学生。

四年级时,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我转学到了县城读书。

我的小学(2)

我于 1974 年四年级时转至县城的城关完小。学校围墙里左侧,有三口相连的水井。第一口井供饮用,第二口井用于洗菜,第三口井则是洗衣服之处。水井周围并无任何防护设施,然而令人称奇的是,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学生们若是口渴了,便直接用手捧水畅饮。每当此时,我总不禁回想起之前就读的“五七完小”,在那里,口渴了只能默默忍受,相较之下,此刻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那时,我们的班主任年约五十岁上下,教我们语文,课文里的字常常读错,我估计她不会拼音。犹记得学习《悯农》时,“谁知盘中餐”,她竟读成“谁知盘中食”。我当即指出应是“餐”,她恼怒地瞪着我:“就你能。”我说:“这上面不有拼音吗?就是读餐can。”她却反驳道:“我十七岁就开始教书,已经教了近四十年,难道还用你来教我?”

彼时正值学习黄帅“造反有理”之际,课程安排极为松散,几乎不上课。老师要求我们,天晴时便带上劳动工具,下雨天则背着书包。有时,天空看似阴天,未带工具,结果却要劳动,便会遭到老师批评;而有时带了工具却未带书包,突然降雨,同样会被老师数落。老师强调,看到天气阴沉,必须工具与书包都带上。

当时学校仅有一栋教学楼,其对面是礼堂,那礼堂像是从前大户人家的祠堂。我刚转学来到第一个学期在这个礼堂开过开学典礼,后来祠堂被拆除,原地盖起了一栋新教学楼,而这些砖块是我们小学生从十几里外的红砖厂一块一块挑回来的。学校规定了任务量,四年级学生一天要挑 8 块砖,五年级则是 10 块砖,第一次挑砖,我和另一个个子矮小的同学走到最后,太阳下山了,我们就把砖扔掉4块,天黑时才到学校。那时还没有六年级。我们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

学校食堂所需的柴火几乎全由学生负责。虽说我们并非大城市的孩子,但作为城镇的孩子,此前也从未砍过柴。老师带领我们去砍柴,砍的时候大家干劲十足,可砍下的柴却不会捆绑。老师示范用一根藤条,几下扭转,将藤条一端弯折成圈,另一端塞入圈中,再用脚在柴上一踩,用手一拉便捆好了。我们尝试了好几次都未成功,无奈之下只能像用绳子一样给藤条打结,然后夹在腋下拖着柴回家。一路上,柴不断掉落,等回到学校,所剩无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糖糖 6岁11个月 春日的阳光,灿烂却依旧有些寒冷。天气就像过山车,20多度和10以内起伏,让人措不及防。 周六春...
    童糖宝贝阅读 26评论 0 0
  • 这次的双册考试中,我们班有不少同学取得了进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么几个同学,党景森,赵沛泽,郭子剑,耿博,王艺...
    菜鸟也爱飞阅读 493评论 0 0
  • 声韵课堂最后一支曲子《是似故人来》,节奏鲜明的好听,非常的怀旧。 昨晚开心快乐,是吧?咱们要毕业了。在这个课堂。4...
    飘荡着的那朵阅读 37评论 0 1
  • 声韵课堂最后一支曲子《是似故人来》,节奏鲜明的好听,非常的怀旧。 昨晚开心快乐,是吧?咱们要毕业了。在这个课堂。4...
    飘荡着的那朵阅读 24评论 0 0
  • YUESAI数字IP网路广播系统成功应用于安徽省金安区六安市汇文学校体育运动管理中心 六安市汇文学校是一所高品位、...
    YueSai阅读 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