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二开始就一直在为一个公众号做志愿的翻译。一直做到现在大概3-4年了。当初加入的原因就是创始人一度是我所敬佩的人,所以也许、可能加入那个志愿者团队我能接触到她。然而,组建的时候只有她的助理进了那个微信群,我失望了一下,然后仍然继续我的志愿者活动。结果,后来兜兜转准我还真的加到了她的微信,而且她加我的原因是因为我做了这个志愿者,做了很久,可以是排行前几的老人了。所以,人在做天在看啊,你期待的事情,总有一刻会出现,只是形式不同。
因此,我所敬佩的人就在我的朋友圈里了,感觉近了一步。
那个公众号每周都会发送10分钟左右的会员专属录音,因为我是志愿者,所以就免费得到了。我总是隔一段时间翻看一下我的邮箱,下载那些我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听。听着听着,我就看出了点门道。我知道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组织方式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这里没有贬低的意思,没有特别之处不代表没有价值,大道理很多,但是做到的人很少呀。
他们都是先选择一个比较吸引人的话题,或者近期在思考的话题,然后给里面的关键词下个定义,之后展开,为什么要认为这件事很重要,以及实际应用上应该怎么去做。他在讲的时候,我不会觉得有很多让我惊讶的地方,或者震撼我的地方。因为,录音中所包含的知识点,我在这本书或者那本书都看过了,但是他们的厉害之处就是能把那些散落在不同地方的知识,串在一起,形成一个自己的概念和方法论,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如何迁移知识。而普通的人看过了这本书,唯一留下印记的就是他豆瓣主页上的已读,或者有些认真的人还做了书的思维导图。但是,看过的东西,不会用等于没有看过呀。
我指的不会应用,是有时间框架(time frame)上的考量。并不是指我们看过的书,只有立即马上能够用上,才算是学习到了。很多书都是润物细无声的,你把它放在你大脑的某一处,然后有一天他会成熟结果。那些书是长远之后才有效的。
但是有些非常非常具体的书籍,就必须现在、立刻、马上去应用,你才能叫学会。你看100本如何编程的书,不如放下书去编一段小代码。有时候现实应用你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会蠢到你都不想回忆,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就是一个阻碍。
所以我的观点是,看书的话,从你挑选书时的目的入手,如果你只想培养一下情操,那就别期待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反而要注重不间断地积累。如果你就是想要补某一块的知识漏洞,那么从开始你就应该以结果为导向,给自己制定非常明确的目标。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其实看书也是这样。要不同问题不同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