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很火的书——《追风筝的人》,内容不错,向大家推荐一下,很多人都在看。
故事从1970年代的阿富汗写起,叙说了一个富人家的少爷阿米尔和他仆人的孩子哈桑,两人几乎从出生就在一起玩耍,度过了无数个欢乐的童年日子。哈桑对阿米尔除了深不见底的友谊还有那作为仆人的无条件的忠诚,这种忠诚是逆来顺受的。而哈桑对于阿米尔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重要的玩伴?我在想也许对于起初年幼的阿米尔而言,哈桑始终摆脱不了他卑微的身份,在当时那个等级分明的阿富汗,所以我觉得在早些时候,哈桑对阿米尔的感情要胜于阿米尔对他的,何况阿米尔由于严重缺失父爱,他嫉妒父亲对哈桑的好。我想,在后来哈桑一次次的让阿米尔感动,他可以为他在他们童年的劲敌——可怕的阿塞夫面前为他挺身而出,那种勇敢超乎了阿米尔的想象,对于当时同是胆小的孩童来说,尤其哈桑是被人看不起的“哈拉扎人”,他的表现是在他抵抗住了莫大的恐惧而豁出去了,都因为他要保护他的好朋友好兄弟,其实他们真的是兄弟,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身体里流着同样的血,当然他们俩都不知道这个对他父亲来说耻辱的秘密。也可能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待彼此亲同手足。而当哈桑被阿塞夫等人围困在巷角惨遭羞辱的时刻,阿米尔躲在一旁并没有同样的为哈挺身而出,当然他很想,可他败给了自己的懦弱,我在想,当时他袖手旁观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懦弱吗?也许和我前面说的有关吧,也许。终于,他为自己的不拯救付出了代价,这件事成了他的心结衍生成他的心魇,让他惶惶不可终日。最终他错上加错,用诬陷哈桑的手段让他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以求得忘掉这段不堪。后来因为战争他离开了故乡,几经辗转移民到了美国,父亲想给他更好的家更好的生活,也是在那个相对“自由”的国度,他找回了父亲迟来的爱,陪父亲走完最后的人生,或者说父亲陪他长大成人。他在那里邂逅自己的美丽的公主,有了爱情有了家……
当这一切似乎很美好的冲淡了往昔所有的记忆的时候,阿米尔不能不再次回到那个见证他过去一切的国度,他决定开始救赎。拯救哈桑生前唯一的儿子,弥补他年少时所犯下的罪过。然而拯救并非来的容易,他几乎用性命去换回索拉博(哈桑的儿子),就像当年哈桑冒性命危险去救他一样……几经周折他把索拉博带到了美国和他一起生活,为了赎罪也因为那是他的侄儿,可惜的是孩子已经被坏人折磨的不太正常。我相信他会在他伯父和伯母的爱中慢慢得到疗愈,希望曾经的凌辱和伤害不要在他小小心灵上萦绕太久……
“追风筝”在阿富汗是一种风俗,追风筝的人自然指的是哈桑和阿米尔,也可能是未来的索拉博。风筝象征着阿米尔和哈桑的友谊、象征阿米尔所找寻的真实的自我、象征他对所拉博的爱,象征着希望自由勇敢和平……真正的情,是植根我们的心溶于我们的血而凌驾于一切苦难之上的,哪怕是战争哪怕是一世的分离,为我们值得的人,哪怕付出一千一万遍,内心终无悔。就像书中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时说的也同样是阿米尔为索拉博追风筝时说的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