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杂记(135)抛掉“中国式妈妈的焦虑”

儿子一向很独立,我也鼓励他独自去闯荡。大一寒假,一个人去日本,我支持。大二暑假,一个人去埃及,我支持。

但是,作为妈妈,总觉得他没有长大,还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大孩子,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担忧和焦虑。

晚上,陪儿子见一个朋友。大多数时候都是儿子和朋友在说话,我是一个安静的倾听者。

很少这么安静地听儿子跟别人交流。突然发现,我觉得只知道天天宅在家里不读书的混小子居然非常健谈。天文地理,人文世事,说起来头头是道,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平常没见着他读什么书,古今中外,引经据典,毫无违和感。

小伙子是什么时候读的书?

蹦出这个问题时,自己又笑了。难道儿子每一次读书,都要给我汇报?

孩子自有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只需要对自己负责。

脑海里浮现出儿子高中时,我们之间发生矛盾的一个场景。

当时我俩吵得很厉害。根本原因当然我只看见他玩,没有看见他读书,觉得他在高中这么重要的阶段,不努力读书,还在玩耍,简直是浪费自己的生命。心里又担心又着急,就开始责备他。

听到我的数落,他当时气得脸都白了,大声嚷着::“妈妈,你老说没有看见我学习,在浪费时间。难道你没有看见,我就真的没有学习吗?你怎么知道我在学校里有多努力?回到家里,我觉得很安全,我需要放松,玩一玩,不过是调节自己。你是我妈妈,我不需要在你面前假装很努力。因为我是真的很努力。只是你没有看见而已。”

当时听到他的“咆哮”,我就怔住了。

小时候的儿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经常被人夸成“乖乖娃”。我已经习惯他的听话。

儿子进入青春期后,我俩矛盾重重,三天一大吵,一天一小吵。

一旦他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我的心理就抓狂,开始和孩子闹情绪。儿子被我闹腾得不行,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来。

吵过之后,我常常后悔,觉得问题不在儿子身上,是自己的观念没有跟上儿子的成长,于是下定决定要改变自己。可是等到下一次,看到类似的场景,又忍不住闹情绪。

就这样,儿子中学阶段,我有好长一段时间都陷入“吵架-后悔-吵架-后悔”的循环中,十分焦虑,甚至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对儿子各种担心。

不过,吵架归吵架,像那天的“咆哮”,儿子是第一次。儿子的那番话,把我敲醒了,特别是那句“难道你没有看见,我就真的没有学习吗?”让我发现自己真的没有站在儿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我开始静下心来反省自己对儿子的教育。

的确,有时候我管儿子,并不是儿子的真实需要,而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儿子“不听话”打破了我对生活的掌控感,我才那么抓狂。

那天,我跟儿子坦诚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向他道歉。

那天,我们真正的建立了平等的对话关系。后来的日子,我们之间仍然会有分歧,但我们都可以先独自处理掉情绪,然后在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

儿子上大学这两年,我不断地鼓励他增长见识,独立思考。他也经常和我分享自己的见闻感受。

以前的看不惯,现在却视为平常:看见他熬夜,我只是提醒一下,然后就放心地睡觉了;看见他早上睡懒觉,我也是顶多打一声招呼,就自顾自去上班;看见他玩游戏,呵呵一笑,有时候还会过去凑凑热闹。我相信他可以管理好自己。

今天儿子的表现,更加坚定了我对他的信心。

抛掉“中国式妈妈的焦虑”,儿子自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平常,我只需要祝福他。当他需要支持时,我就全力支持他。

儿子,做好你自己!一切OK!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墨花 2014年,一位80后妈妈生下宝宝,产假期间,她一边带孩子一边在网上分享育儿笔记,收获了很多妈妈的喜欢和...
    墨花阅读 849评论 2 4
  • 只有眼贴,没有眼药水。用了手机做作业。无奈。 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看来眼镜还是要配的。必须得读书了,要多读。 不...
    荒岛黎明7809阅读 153评论 0 0
  • 四脚朝天的乌龟挣扎借力呲溜翻过了身 短了截的破木桌子垫了早年痛恨的课本 辣滚滚的火锅抵不过碗面条的热气腾腾 朋克的...
    王浅文阅读 270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