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是2016年6月时候在QQ群里聊天时候在群内发的,当时看了几篇关于心理的文章,正好整合一起,让碎片知识形成个完整内容。趁有空,排版了一下发出。
一指指月月亦明,断指断月月亦空。
(一)
如果不懂自己的生活,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的弄懂自己的生活。
实践出真知,研究心理学,弄懂自己,换位思考,学会共情体验,从万物一体的身心中启发,得空而发的大爱。
(二)
为什么你越想有钱却越没钱?这就像你非常的饥渴想喝水,在你被催眠下,拿着空杯以为里面装满水,在虚拟现实里,你把它喝了,但是生理上你还是渴的,不管喝多少,你还是渴的,因为你没有真的喝到水,你在想象你自己在喝水。如同发生在钱上面的事情,你没有体验那个钱,你只是在你的头脑里持续在挣钱,你为什么要体验他呢?是因为你没有把他花给自己。你越是想有钱,越是赚不到钱。
宇宙是万物没有关于好坏的评判,好坏是你的喜恶选择定义出来的,大部分人想着钱时候都是负面的一端出发,想想自己想钱的原因是不是由于生活的不如意引起的事情缺钱引起的,所以一想要很多钱,其实泛起是不愉快的负面事件,越持续想着负面的,宇宙就给你更多负面的。再比如:“比下有余”是一种心理机制,能让人产生安全和满足感,提升良好的自我感觉、找到同命相怜伙伴、常怀感恩之心。这种“朝下比”虽然看上去似乎有积极的心理提升作用,但是包含负面的自我观念和情绪,如自卑、害怕、挫折感、无助和无力、无成就感。人们在关注他人或事物时候普遍有负面趋向,对负面信息比对正面信息更感兴趣,也印象更深。朝下比的负面情绪会加剧人的负面趋向,因为同宇宙万物没有好坏一样,对于潜意识而言是没有正负能量之分的。
所以这造成你心有多渴望,你就有多控制。
最狂热的迷恋,其深处是最狂热的控制欲。
(三)
在本末倒置欲望推动下,产生南辕北辙的结果,在成长过程中则产生更多的创伤体验,造成更强的渴望和控制欲,所以看起来好像特别在乎一个人或事,但实际上,你只是渴望这个人或事完全按照你的意愿,你的想法,你的步骤满足你的需要罢了,控制和反控制过程,有了较量就开始有痛苦,在成人的关系里,越是掌控,越是失去的快。因为从生命的本性来说,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希望活成自己的样子,没有人,愿意活成别人眼中的“公式”。所以你越在乎就越痛苦,越痛苦就需要一切围着你转,即所谓的“全能自恋”。而“全能自恋”则是社会上一种典型的退行后的“巨婴”现象。
“退行”是弗洛伊德发明的词汇,大意为:在相对高级的心理发展阶段,遭遇了不可承受的挫折,于是退行到相对低级的早期心理发展阶段,寻求那一阶段的心理安慰。经典的退行如:感受到焦虑时,狂吃东西,这就是退行到母亲的乳汁里,寻找最早期的一种安慰。
退行到最早期即是全能自恋。这是每个人在婴儿早期都具备的心理,即,婴儿觉得我是无所不能的,我一动念头,和我完全浑然一体的世界(其实是妈妈或其他养育者)就会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世界该完全如他所愿。
这些并不可怕,但全能自恋,同时会伴随着可怕的无助感、暴怒与被迫害妄想等。当全能自恋受挫的那一刻,你会体验到自我和整个世界都破碎了,随即陷入似乎根本不能动弹的无助感中,这种无助感你一点都不想体会,于是立即变成暴怒,转而攻击那个破坏你的全能自恋的人或物。
于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死那个破坏自己全部自恋的人。
“成年人的全能自恋,是非常有杀伤力。这会导致一个人将其他人和万物都当做自己的棋子来对待,而不能将对方视为生灵。”一个人在婴儿期所接收到的照顾,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退行到“全能自恋”的可能性。
“无数中国式的现象,其关键都是,当事人都是心理滞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可称为巨婴。”
巨婴思维的不健康的内心引起的精神方面问题,在支配性、压抑性、轻躁狂、精神病态等方面呈强相似性。人往往具有这样的性格倾向,即偏执、强迫型人格倾向、癔症型人格倾向、冲动型人格倾向、神经质人格倾向等。因此一旦痴迷全能自恋中即所谓的心魔,极端情况会出现癔症、妄想症、精神分裂等。
(四)
人的认知行为,是内心的投射,别人对待你的方式是你教给别人的,是别人对你的认同。所以内心越是缺乏的东西,则越容易把头脑中执着东西投射到倾诉物上,越是这样离想要东西越远。因为你越是执着,心理活动越是处于此活跃状态,一直在自我解释、想象或思考,心朝着私欲,在潜意识的驱动下,永远被惯性思维或固有经验组织着的思维会加剧人的负面趋向。越是在乎,其实偏离越远。
要懂得让自己心理思维能停顿下来时,这样我们才能不受情绪影响,离真实不远。
(五)
病态的情感模式(潜意识世界)来自于痛苦的体验,同样,健康的情感模式则是来自于快乐和爱的体验。我们摆脱焦虑办法只能是获得真实的快乐体验、获得爱的满足。如果并没有获得真实体验,而是靠灌鸡汤"命令"自己快乐,则必将成为神经症重症患者。
干预,需要治疗,但绝对不是通过"理智控制"来治疗的,而是通过"体验"来治疗。病态的情感模式来自于痛苦和压抑的人生体验,比如童年缺乏爱、遭遇过歧视、经历过恐惧等等,这些伤害已经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世界之中,意识和理智对此是无能为力的。而自欺欺人结果则是就是在真实世界复杂多态的逻辑关系中,选定一个特殊的逻辑关系,并且上升为一般关系,然后推出一个充分的,但却并非必然的单一结论,并从这个单一的虚假的结论中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短暂满足潜意思里欠缺的,如同口渴,在催眠喝下空杯子的水,获得短暂心灵满足,造成更大的心理问题。
比如上面说的“朝下比”心理现象。这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例如,境遇不佳者会认同其他境遇不佳者,而不是境遇好的他人。这有点类似于人们平时所说的“同病相怜”,但重点不在于“怜悯”,而在于寻找能在心理上能分担不幸的同伴,希望跟自己一样倒霉的人越多越好。
人们一般认为,“比下有余”能起到“以思转境”的积极心理调适作用,能让人在事情不如意的时候,多想想自己所已经拥有的,这样怨恨就自然消失。但是,心理学家指出,朝下比会成为一种不良的固定心态和思维习惯,让人对负面情感的自卑、挫折、无助变得麻木不仁、惰性十足、不思进取。而且,朝下比会让人因虚假的心理满足而变得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在找不到朝下比的对象时,对朝下比有心理依赖的人还会故意贬低和歧视他人,以此得到心理满足。这就已经不只是一般的负面情感,而是变成了一种病态的认知失调和心灵毒害。
(六)
无数个此类问题形成无数个小我组成的那个自我是病态的,此业力的化解,需要自我层层剥茧,一层层烟消云散放弃虚假的自我,断指断月月亦空;回忆初心,一指指月月亦明。
放空自己,迎接新生的太阳,亲自去体验美好的向上的事物吧!多谈论自己多丰盛,宇宙就给你更多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