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我们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否定自己对失败负有责任。例如我们常常会将我们在考试中得到的好成绩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技巧或智力,而将不及格归因于考试太难、我们准备的东西恰好没考、运气不好,或老师讲的比较糟糕。若取得比赛的胜利,那时因为我们这项运动上有特长、有天赋;若输掉比赛,则是运气差或环境中其他客观的东西在作怪。这种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定自己对失败负有责任的倾向性称为自我服务偏差。
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维纳认为,自我服务偏差取决于个体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而归因倾向又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
内归因是指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内部因素,比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等。
外归因是指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外部因素,比如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
一般来说,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使人产生自豪感,而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让人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使人产生羞愧感,而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让人生气。因此,很多人由于期待成功、害怕失败的心理,以及保护和提高自尊的需要,都会把成功归因于自己,即内部因素,把失败怪罪给别人,即外部因素。
除了内外归因之外,还有稳定性与易变性以及可控性。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因素与不稳定性因素。如人的情绪易变,稳定。能力也是在一段时间内较稳定的因素,在外部条件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而像气候,机遇等就属于不稳定因素。
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称为可控性。个体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结果,表明其可控性。像工作难度,智力等属于不可控因素。
文化差异
自我服务偏见的强度随文化不同而有差异。它在亚洲的国家,比在西方文化中表现得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