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从董乾坤满意的笑容中,文邕隐隐感觉到摆在眼前的这份大礼只是借花献佛而已。
既然同在一片蓝天下呼吸,机关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载体自然也无法免俗。复杂的社会五彩缤纷,既有千军万马纵横驰骋又从不缺少独角戏,生旦净末各怀千秋。董乾坤三通鼓罢演员粉墨登场,李振疆同时分饰两个角色,香烟茶叶仅仅是戏份中不可或缺花的道具,而他本人无疑就是董乾坤手中的那支花。
至于佛嘛,文邕肯定不会傻到认为是自己。这叫佛面贴金,从李主任登上舞台的那一刻起,所有的脸全长在董乡长那儿了。
两人之间究竟有多大交情甚至藏着什么猫腻不清楚,至少目前文邕还不想知道。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振疆应该有求于董乡长,而且还是大事。
此外再加深一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李振疆铁定是他董乾坤的人。
“走进新的环境必须尽快的融入圈子,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文邕又一次想起吕局长和姐姐文静的叮咛。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过分清心寡欲不仅做不到超脱凡俗反而曲高和寡,将自己无情孤立。
走进乡政府,文邕又一次环顾这处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院子。
表皮脱落的红砖勾缝外墙、早已泛白的老式木制门窗,恐怕只有通过高倍望远镜才可以隐隐看出曾经刷过绿色底漆的痕迹。还有一直蔓延至三楼楼顶的爬山虎,构成了筒子楼几大主要元素。
如果加个尖顶,再镶嵌一座古朴木钟,妥妥的十九世纪中叶欧美哥特式建筑。
再想想刚才就餐的乡里乡亲,不仅外墙清一色乳白全瓷霹雳砖,就连门窗都是高大的断桥铝,无论从装修还是到布置格局档次绝对不亚于城里的中档饭店。
眼前的这座行政大院,不仅落伍甚至有些寒酸。这刘书记究竟有多清廉才能做到不舍得花钱投资来改善硬件办公环境,以至于让本该高大上的基层政府穷出一个新高度?
文邕心中不禁暗自感叹!
回到办公室文邕开始着手收拾桌子,他翻开随身携带的背包,从牛皮纸信封里拿出一帧仅有一条饼干大小的宣纸字幅,仔细端详一番后轻轻地压在玻璃板下面。
这个拘于方寸却显得有些精致的字幅,曾经是吕局长的心爱之物。
“大江东去,千古风流”。
苍劲有力的苏轼行书,落款是青州画院云门子,下面有清晰的朱红印章,另外在右上角空白处还有吕致远的收藏章。
文邕之前偶尔翻看父亲的藏品对作者略知一二,不过了解的不深,只知道该前辈擅长画鹰。云门子是青州画院院长,中国书协美协会员,师承中央美院院长侯一民先生,还曾经跟著名艺术家侯宝林先生学过相声。
“文秘书,字写得不错啊!”
文邕愣神的功夫,就感觉影影绰绰地有个人来到面前,但他确实一点都没有察觉到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