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泡出来一篇文章:《小人是什么人》。今天再泡茶,便好笑,“泡”出了形形色色的人。
从不同的角度分。好人,坏人;大人,小人;男人,女人;白人,黑人;成年人,未成年人。然后是圣人,贼人,贤人,贱人,狂人,艺人,猎人,匠人,盲人,病人,废人,奸人,恶人,善人,阉人,浑人,浪人,工人,文人......多了。有的人好识别,如男女长幼和有色人种,一望而之。身居高位者与底层百姓,也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至于忠奸善恶,可以伪装,这就需要日久见人心了。即便日久,亦未必见得出来。
以上废话,算是引子。
管你什么人,上帝认为都有原罪,都是罪人;我佛如来讲究平等,叫做芸芸众生;皇上眼里,均为子民;官员心中,草民百姓;到了现代社会,终于统统成了公民。
公民都是俗人。无论地位高低,官大官小,钱多钱少,美女还是帅哥,饿了都要吃,困了都要睡,此外还要拉,拉出来的一律叫做大小二便。“拉”字不雅,古人叫出恭,今人说上洗手间,不管怎么说,其结果仍不雅,而且不能老憋着。所以,承认你是人,承认你是个跟所有的人一样有着共同需求的俗人,雅不雅、俗不俗就都不重要了。
什么最重要?重要的是生存。
刚看了战略咨询专家王志纲与俞敏洪的对话,觉得很受启发。王志纲一看就是很俗的专家,好在说人话不说鬼话。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王志纲写了一篇文章:《邓公的遗产》。文章认为,小平同志为我们留下的最大的遗产就是尊重常识。
“世界上没有什么高大尚的东西,这是个常识。肚子饿了要吃饭,穷了要给别人出路。在尊重常识的基础上顺应规律。然后是尊重人性。人都是俗人啊。饮食男女,不是圣人。”
王志纲认为,如果我们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圣人,只能产生口是心非的两面人。如果我们承认人都是俗人,最后的结果,可以有目标,他可以去追求,他就可以做一些扬名立万、对社会、对国家有好处的事。
俞敏洪则认为,俗人也会有自己的追求,偶尔也会高尚一下。如果一个人总是很高尚,这个人就有可能是两面人。高尚的追求人人有,但前提是“衣食足,知荣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大抵都经历过衣食不足的“困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出生的农村人,大抵也尝到过衣食不怎么足的滋味。那个特殊年代,至少像我这种俗人就高尚不起来。
上小学时,肉要肉票、油要油票,嘴里成天冒酸水。有回在父亲的单位食堂吃面,面里的调料只有盐。我那碗面咸了,进厨房去加白汤,恰好厨师老钟不在,便以最快的速度偷了一小勺菜油。结果不幸得很,刚刚得手就被抓住了。钟叔叔没有声张,至今仍记得他温和的笑容。
上初中时,有一天放学回家,一拨人在公路边打赌。路边有涵洞,同学黄某说,谁从公路右侧钻到左侧,他就给谁两毛钱。当时一个月伙食费才五块钱,平均每天不到一毛七,两毛钱不是个小数字。别的同学不相信黄某肯兑现赌注,我信了。从右到左,浑身灰土,是从黄同学的胯下钻出来的,那家伙双腿分开,站在左侧出口。我羞愧万分,却没有发作,默默接过了两毛钱纸币。至今仍忘不了黄同学恶作剧的笑容。
谁不想当个高尚的人呢,只要具备高尚的条件。
坦白地说,毕竟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总担心着将来的那个“万一”,购物时不得不高度重视性价比,或者说喜欢图便宜。
骨子里,咱就是个俗人。
好就好在,从来不假装高尚。
承认自己俗,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