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记载了孔子弟子的两则故事。一则是“子贡拒金”。孔子的弟子子贡,是一位颇为成功的商人,他从国外赎回不少鲁国人,鲁国要发给他奖金,被他拒绝了。”另一则是“子路受牛”。说的是同为孔子弟子的子路曾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
面对奖励,两位弟子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孔子也给出了不同的评判。对子贡,他给的是差评,理由是: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害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以后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落难的同胞了”。对子路,他给的是好评,理由是:“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现在看来,孔夫子的思想是很有远见的。如果一味追求精神境界和道德风范,而不给予物质回报和权益保障,这样的引导看来纯粹高尚,但多少会因为曲高和寡,难免让人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