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碎片化学习很多,灵光一现的顿悟总是让我莫名好兴奋,可这种顿悟和思考很快就被随即而来的琐碎日常给淹没了,浅尝辄止了,还好有简书,给了我一个再次思考的空间,才得以再回炉。
1. 再识721法则
法则释义:70%在于领悟和练习,20%在于和他人沟通中学习,10%来自课堂与书本。
今天刚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恍然大悟,难怪我会学习得那么吃力而见效慢,原来是我的时间和精力用错了比例。
我买的书本堆满了一整个书架,而且花钱买课程也从不吝啬,总幻想着自己哪天下班不忙了,或者周末,再腾出一整段时间来,坐在某个角落或者图书馆,安安静静地学习。
这个本该只占10%的学习比例,我却付出了几乎全部精力,更恐怖的是,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几个月过去了,甚至几年都过去了,我却还在原地踏步,永远也腾不出连续的时间学习,永远有翻不动的书……
我才也意识到一个被我忽略的重要事实:我在企图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系统化的书本学习,首先在注意力分配上就受到了阻碍。
其次,我目前非常不擅长的一点,就是充分调用我身边的良师益友资源进行沟通交流。这个重要的20%我基本上没有达到。
比起对着不会发起任何反馈的书本和教程学习,与人交流的学习,很明显是更快更生动的。要不然怎么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说。
文章提到,更高效的办法,要么是和牛人切磋交流,要么就进入更高级更好的圈层,在优质的“知识共同体”里,和一群高水平的人讨论思辨。
我很荣幸通过知识星球,通过得到APP认识了一大批牛人,“混”入了几个圈,希望自己日后敢于提问,并通过星友们的反馈,更加客观全面认识到自己的狭隘,偏差以及潜力,优势。
所以,这个20%接下来会是我的一个突破点,等到我的文章开始有超过或者接近30个赞了,我就该鼓起勇气行动了!
最后,最重要的70%,领悟与有意识的练习。
某一刻,你觉得你突然间懂得了一个道理,脑海中即刻闪过“哦,原来如此”的感悟,可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境,你就真的会应用它来解决问题了吗?那不一定。
就好比我在工作中,上司就已经两次提醒过我,与客户对接时,注意力切不可分散或者跑偏,一定要聚焦在对方关心的每一个点上,就算闲聊也要给对方一种“我们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刻意练习,既可以在实践中验证自己是否真的已完全领悟其真实含义,又可以在多种情况下丰富你的感知和经验,获得更为深刻、延展的见解。
文章还提到,在实践中学习,其实是掌握知识和技能最有效的方式。
我在这个70%方面是做得最不够的,甚至以前从来都不知道“实践中练习”这一方法,大多都是“颅内高潮”一过就没了,思考流于表面,所以根本就没有达到过所谓“思考底层逻辑”的境界。
从某种程度上讲,输出比输入更重要。
既然今天知道了,我就要重视起来,从最简单的“学了就用”,边用边想开始。
2. 整体性学习,而非机械式记忆。
我们的大脑不是计算机,它不擅长精细地拷贝一个个相互独立的知识点,而是不断地建立各个概念信息之间的关联。这是它的特性,所以,我们若想高效学习,就要懂得顺应它。
机械记忆,是企图用蛮力把知识像整理一个个盒子一样,分门别类地硬塞到某个地方,等到要用的时候再单点触发,并不知晓知识与知识之间如何串通。
而整体性学习,则是运用大脑里已有的丰富的神经元网络吸收、整合信息。
整体性学习在于创造信息的网络,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相互关联,那些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使我们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从而轻松的驾驭知识。
整体性学习,意味着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而事实上也确实无法孤立。
只可惜当年读高中的我,乃至看到这些前一刻的我,都愚蠢到没有懂得这一点,所以才会在重点高中三年学习里,学得那么吃力,费劲,而最终的结果也只是勉强上了个二本。
我才也明白为什么初中是学霸的我,到了高中,学习竟会一落千丈。
道理很简单,我其实并没有真正学会如何学习。
而我现在懂得的这一点,也始终改不了当年高考失利带来的人生转折了,唯有面向未来,在终身学习之路上,且用且悟。
今日分享,希望对学习中的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我是爱写作的苹果辣椒酱~成长日更100天,和你一起共同进步。
点赞是种态度,打赏是份鼓励~希望我的输出,给您带来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