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写作业啦,该写作业啦……心里已经默念了这条咒语不下十遍了,就是不想动。这是肿么啦?难道是因为下雨么?连着下了快半个月的雨,弄得人都不精神了光想睡觉,或者泡上一壶茶斜倚沙发看窗纱,反正就是各种拖延不想开始做事,不做又心慌,刷刷微信吧,一篇文章跳进眼里《原来这叫20英里法则》。这内容我看过,讲了三组人在同一条考察路线上三种不同的推进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
第一组选择在好天气时快速行进,一天行进40-50英里,坏天气时休息,1英里也不行进。
第二组队员信心满满,出发就很有激情,每天行进50-60英里,看似3个月就能到达终点。
第三组选择每天行进20英里,天气恶劣时他们要行进20英里,天气晴朗时他们也只行进20英里。
5个月后,第三组出人意料地先到达了终点!
唉!我现在这状态和文章中所说的第一组的推进方式特别吻合好吗?在好天气时使劲前进,在坏天气里就一点也不动。
想当初刚加入007的时候恨不得把一整天都用来码字,绞尽脑汁地把心里的话挖出来成文,刚开始还不错,写出来的文字跟以前相比确实有进步,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脑汁绞尽了,没有好题材了,时间紧了,成文就开始困难了。有两三次都是算好时间,七点钟下课之后就急忙接着写,擦着八点的指针把文章发出去。到后来,已经有了请假的想法了,唉……这不就是第二组人刚开始热情满满,慢慢松懈下来失去斗志了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码字我发现,越是非常慎重地去做这件事对这件事的期待就会越高,也就越容易失望,找不到好题材会失望,有了想法不能挖得更深会失望,没有写到自己满意会失望,现在我接受这些失望,不让这些小小的杂念阻挡我的脚步,我也不要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只要每天走一步就好,不管什么情况,每天就走一步,一定要走一步。
每天坚持执行计划一直是我的弱项,各种拖延的理由都不多说了,这段时间最阻止我动手的居然是一个我认为很棒的做法:一篇文章的一鱼多吃。一篇文章先朗读,然后用来一分钟说话,最后写读后感。这种预设让我没有一大段时间就不会开始,或者做了前两件事就没有时间来写文章了,所以现在我要把码字当做首要目标先完成。
“如何用七天的小块时段写出一篇文章”。
完成这个目标的具体做法就是:第一天筛选主题、第二天确定观点,第三天找例证,第四天成文,第五天丰富内容,第六天修改,第七天终结。
这七步和七天时间吻合,每天只做一点。我把定主题和修改每个步骤用了两天,是因为想写的很多,仔细想想当前对什么最有兴趣最有感触,这个过程也是在思考组织内容,看看有没有思路和支撑主题的材料,没有就去找。一旦找到了主题就找到了方向,找例证和成文虽然还要花点功夫但是就不纠结了。而修改,多一天修改会对文章有不同的看法,虽然在最后一天不再对文章做大修改,但是多隔一天会让你有一个更新的视觉来看待自己写的文章 。
之所以我用成文而不是初稿两个字,是因为一说写稿标准就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新手来说先完成再完美更重要,开始阶段能形成一篇文字就成。
成文之后就是丰富内容,可以把例证完整使其更有说服力,也可以是提炼文章精华变成金句,用以强调主题的,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下一步就是通读文章做必要的修改,看看文章主题是否明确,例证是否符合主题的需要,是的话就不要再对文章做大动干戈的改动了,如果有好主意可以记下来用到以后的文字里面,现在看看各段落衔接是否顺畅,是否需要调整一下段落或者语句的顺序,好让文章看起来更顺更容易理解,看看语句是否通顺,做适当的修改就可以了,一定要记得先完成再完美。
最后一天,你就可以轻松地等待发送作业的时间到来了,如果有时间可以再看一次,如果没有那就直接点发送好啦,我相信,那种直接按发送按钮的心情会是无比爽快的。
做到了这几个步骤就如同每天推进20英里一样,不管怎样我都会在七天内收获一篇文章,至于文章写得怎么样,就让我先接受它烂的事实吧,现在烂很正常,我要的是一年之后能不烂,想要到达目的地就必须有现在每天20英里的推进。
七天写成一篇文章,代表的是放弃一气呵成的幻想,脚踏实地的做事心态,最终获得的是持之以恒的能力。
想要问我这样做的效果吗?告诉你吧,这篇文章就是我用‘每天推进20英里’的方法写出来的,有几天是在等公交车和车上完成的,虽然曾错过一班车但是总的来说没有什么压力,能写多少写多少写,当然也就没有了以往的焦虑,所以整个过程很轻松甚至很享受。我相信,即便我将来仍然写不好文章但我能收获对生活规划的能力,这是我曾经梦寐以求的,没想到在这里找到了突破口。
再牛逼的梦想也架不住傻子一样的坚持。
我希望我是那个怀揣梦想的傻子,在梦想成真的路上傻傻地坚持着,只需要每天推进20英里,你要不要和我同行呢?
备注:
这个写作流程是我们88班战友李晶推荐的书《完全写作流程》里面讲到的,需要的话可以翻看我简书之前的文章《灵活的写作流程》,里面对这个写作流程的灵活运用有比较详细的记录,或者直接去阅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