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嵩山之嵩阳书院

算起来有13年没登嵩山了。

13年前我们几乎每星期都登一次嵩山,不进景区,只走野道,驴友们探出来的野道我们基本上登遍了。然后开始转战太行,一发不可收拾,从此没再登过嵩山。

这不老两口都到了可以享受免费进景区的年纪,就想着趁还能走得动,把本省没去过的4A以上景区都游一遍。

于是,我们决定从嵩山开始。

中岳嵩山以少溪河为界,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位于少室山的少林寺和三皇寨的两个景区我们已经去了,这次打算游览位于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登俊极峰,参观大法王寺等。

昨天阴转晴,阵风3到4级,气温适宜,是出游的好天气。老两口早上6点钟出发,一个小时左右到达登封市区,在市区吃过早餐,8点多进入景区。

景区入口处正对着起伏的高山,游客中心依山而建,硕大的中心广场上各种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为游客特别是夜登嵩山的游客提供保障。

从入口处往右走就是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始建于484年的北魏,初名嵩阳寺,为佛教寺院,于1035年宋代时重修,因坐落于嵩山之南而名嵩阳书院,为理学策源地和传播中心,是我国古代高等学府,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大门前面是仪门,上书“高山仰止”四个大字,提醒学子们注意言行举止,不要失礼。

走进仪门登上高高的台阶就是书院大门,也称山门。大门两侧前檐柱的对联为清乾隆皇帝乾隆十五年所作。

大门西侧的大唐碑,于774年的唐天宝三年刻立,碑制宏大为中原之冠。碑文叙述嵩山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炼丹的故事。

大唐碑前是杏壇,这是清学者有耿介主持书院时,讲学的地方。

跨进大门,这棵伸制矮墙的松树令人眼睛一亮,隔墙就能感觉它气势非凡,有年代感。

原来这是将军柏。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游嵩山时,见三株松树高大茂盛,遂奉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三将军”毁于明末,1674年清知县叶封重修书院时,将幸存的“大将军”、“二将军”围入书院内。


走出将军柏院门,就是讲堂。讲堂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当年给学生授课的地方。这里是“程门立雪”典故的发生地。

讲堂前面是泮池,池上架有拱桥称泮池桥。古代当地风俗,凡考上秀才以上学位的,都要举行绕池三周议式,表示不忘先师教导,永效先师品德。

书院内还有先圣殿、道统祠、嵩阳寺碑等。

先圣殿是当年学生拜谒儒家始祖孔子的地方。道统祠是纪念帝尧、夏禹、周公当年在嵩山地区巡狩、治水、测影等活动的地方。

嵩阳寺碑于535年东魏刻立。碑上有许多佛像,明显的带有佛教色彩。


1936年9月,蒋介石游嵩阳书院时,见此处水源缺乏,命人在书院内凿一眼井,名为“蒋公井”,这是嵩山有史以来的第一眼机井。

走出书院,我们老两口不约而同地啧啧称赞,又不约而同地感叹一番。深感既惭愧又欣喜。惭愧的是我们来晚了;欣喜的是再一次见证了厚重河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在古代,书院是一种教育机构,但是跟完全官办的教育系统,比如国子监、太学等还...
    灿烂jx阅读 5,840评论 14 30
  • 嵩阳书院在太室山的峻极峰下,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书院始建于北魏,宋代巨儒程颢、程颐曾在此著书讲学,成为宋代理学...
    横笛吹雨阅读 3,947评论 0 0
  • 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是我们的老祖宗认为我们生活在天地的中心。而被老祖宗认为“中国”的中心,也就是“天地之中”...
    博物馆学文化阅读 3,342评论 0 2
  • 在五岳名山的中岳的嵩山,有一座闻名海外的寺庙——少林寺。老外对这里充满好奇,因为他们觉得中国kongfu非常厉害!...
    小字颦颦阅读 4,134评论 1 0
  • 昨天,天气不错,跟好友相约,去登封市一日游,那里有千年古寺——少林寺,还有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其中之一的嵩阳书院。...
    如水阅读阅读 5,415评论 30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