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回顾了这一周,细算来已经完成了考研时定下的各种小目标。包括练字,写文章,看书,锻炼,早睡早起等一系列事情。说不上是完全自律,也会发呆,看直播,刷视频。
或许有人会觉得我故作深沉,假装自己做了许多提升自己的事以获取他人歆羡,逃不开做作掩饰的目的性。但诸如上述的活动着实是我在备考期间热切期盼并渴望马上付诸行动的。只是我刚好抓住了这段休息的契机,完成我早该完成的事务。
你意识到了什么,于是开始记录。
已经连续写了七天,日均一千字左右,也算小有收获。这像是跟文字交朋友,过程磕磕绊绊,结果自己满意。每次动笔时会思考主题内容,有的来源于兴趣,有的从其他散文中选择,加上自己独特的体悟,与内心深处碰撞出新奇的火花。不过文笔仍在学习进步中,因为难免会遇到词穷的尴尬时刻,一边在脑海中回忆在哪处文章中见过更契合的表述,一边在网上搜索该词的用法例句,以求严谨细致。每篇文章都反复阅读,从段落间关系,到句子语法,词语用法,以至标点符号。这或许来源于我对文学的一点私人洁癖,读到语意不通,重复累赘的地方会让我起鸡皮疙瘩,皱着眉头修改。
想起初中语文老师常在周末布置写作文的任务,我总是那个迟交不交的少数人。可能因为其他几门功课还不错,老师们也不打算放弃我,跟我不断强调语文的重要性。后来,语文老师鼓励我,认为我还是比较有想法,可以自己找些感兴趣的题目去写作文交给他。如实照做,也就对作文产生了些许兴趣。偶然写了篇自己较为满意的,经多次修改的,语文老师很惊喜,甚至视若珍宝。他说给我投稿到校刊——“花溪报”,但我仍对自己怀疑。那是学校自己创办的报纸,每月会刊登学生或老师的精品佳作,要能上报也是很不错的。
后续是没上报,刊登的是我们班一位女同学的文章,她写得比我好多了,我很喜欢。不管怎么说,那段日子确实可以算是启蒙,哪怕现在回忆起,也是心头一暖。
接下来会继续写,把这作为情绪出口,找寻一个更稳定,专注的自己,构筑属于本人世界的精神城堡。这全然不是无意义消磨时间之策。
坚持阅读,更新世界观、价值观,输出时代之答,回应时代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