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修己身,暂且小记当下的理解,方便未来回读增进,“温故而知新”。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笔者王升请你多多指教。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冉有说:老师会替卫君做事吗?子贡说:嗯,我去问问。子贡进去问道:伯夷、叔齐怎么样?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说:他们有埋怨吗?孔子说:为了求仁便得到了仁,又有什么埋怨呢?子贡出来说道:老师不会替卫君做事。】
读这一段先要理清相关背景,卫君是指卫出公辄,辄是卫灵公之孙,蒯聩之子。蒯聩刺杀卫灵公宠妃南子后被迫逃亡,卫灵公死后,辄继位,即卫出公,蒯聩一看自己儿子继位了,就借兵回国抢皇位,也因这次父子之争造成了卫国大乱,算上卫灵公,三代人互咬可谓一地鸡毛。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互相让位,加之不满商纣的暴虐,就跑到周文王那里,但又认为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是僭越、谋逆,因此拒绝吃周朝的粮食,饿死于首阳山。两人心中有仁有义,是为贤者,孔子还称赞他们“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里又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意为一个仁人对自己所作所为不会有埋怨不会后悔,其境界比内斗的父子要高太多,孔子当然不会替卫君做事。
当时孔子正在卫国,冉有所思所虑也是大多数弟子心中所想,毕竟如果孔子愿意掺和这事,弟子也得跟着,有所担忧也是人之常情,而擅长外交的子贡总是会巧妙的提问,这次用伯夷、叔齐试探孔子的态度可谓巧妙。孔子追求并宣扬的是仁,卫国这件事与仁不挨边,完全是私欲作祟,不掺和才最明智,而且孔子最终离开了卫国。这次事件中最可惜的是子路,孔子叫他别掺和,他说答应了小皇帝就要做到,最后为救小皇帝被剁成肉酱。
抛开故事,这段话记住“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即可,这几个字足以让人受益终身。做个好人,做点好事,存点善心,去追求德性的高峰,哪怕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自己一个人付出,对方或者集体都无动于衷也无须怨悔,继续做自己的事,无怨无悔就不会生发对名或利的刻意追求,内心也就愈发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