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孩子们要反思】01:一幅一万分的作品

【写在前面】

这学期,孩子们给我的最大震撼,当属“欧老印象”。

午休过会,临时起意,发给孩子们一张空白作业纸。

短短20分钟时间,孩子们便完成了这份创作。

这份创作,没有预约,没有彩排,没有草稿,全部是真情流露,全部是信手拈来,全部是现场生成。

收到孩子们的作品时,我的心里真的是乐开了花。

一是因为他们对我的鼓励与表扬,一是因为孩子们的才华彰显,一是因为我回敬了他们一颗糖和一张试卷。

这也太有仪式感了。

我知道,每个孩子在创作的时候,一定将这学期我们的相处在头脑里放了一次电影。而留这电影胶片上的,便是这些图文并茂的作品。

前情提要交代清楚了,现在我开始慢慢回溯和思考,孩子们带给我的感动有哪些。

这幅作品一万分

这是最让我欣喜的作品。

是我第一眼看见就很喜欢,最为震撼的作品。

第一,画像逼真。

是的,那幅关于我的画像,寥寥几笔,将我的神态勾画得惟妙惟肖。

那天,我穿了一件西服样式的羽绒服,围了围巾,眼镜,头发,都太像我了,因为微胖,就更是我无疑了。

这画像太传神了。就像用了一个相机,拍照那样的逼真。

我接受这个样子的我。

第二,欣赏有余。

几乎每个字都在表达对我的喜欢,但又没有直接说喜欢。

对我的基本情况的介绍,对班级情况的介绍,对我的一些行为的介绍,比如分享本和漫步权已经被列为15班大草原的五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二,还有我的教学方式,以及“个人成就”,都表达出欣赏有余。

也因为她写了这个“五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二”,我去问她:“还有之三呢?”

她说:“还没有想好。”

可是却受她的影响,想到了“之三”,并以此为题,期末家长会上进行了分享。

后来,又自作主张在全校教师会上做了分享。

效果还是不错的吧。

第三,概括全面。

这是对我相当了解的一位学生,把我了解得透透的。

姓名、职业、号、字、生平简介(我的教龄也写在了上面)、教学方式,对我的满意度表达,概括相当全面。

第四,数学味浓。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表达:"独n无n+1",简直是数学学到了家。

我的教龄表达:3<x<40。

我来到班级的时间,以及给出的那道算式,我算了一下,得数是551。“551”有什么含义呢?是满意度551颗星,给我留下了一份思考。

第五,活泼俏皮。

“欧皇居士”,我知道有同学称我为“欧皇”,但她加了一个“居士”,一下就显得这个人既有权威,又有雅气和才气。我当然很喜欢这样的称呼。

写我“全方位打击以及制裁了作业帮”,这件事,还可以另写一篇文来详细表达。

当然不是打击,也不是制裁,只是表达了我的立场,也让孩子们的一些不妥做法,得到了纠正。

当然,后来,这个“作业帮”走向是很好的。

这幅一万分作品的作者,便是我的数学作业布置员。

她身高是班里最高的,身材是班里最好的,而她的创意和表达,也可以说是no1。

感谢诺,那句“没有作业”,以后我争取多找机会说一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