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书是《最优解人生》,5月份的时候,分享过听书笔记和感想,最近看了原书,阅读体验很好,发现很有意思,今天和你聊一聊。
01
#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别具特色的财商教育书籍,它不是教人们如何赚钱、理财,而是从工程学视角告诉我们:
既要勤劳挣钱、认真攒钱,但不能被金钱奴役,也要活在当下、学会花钱,尤其是要学会高效花钱,把金钱投资到经历上,增加幸福体验,获得回忆红利,实现最优解人生。
谈到人生攻略的书有很多,这本书的观点可以说很非主流,不过其背后的行为金融学、心理学原理,成熟完备的理财框架,以及作者个人的经历,丰富的实际案例,向我们揭示了看待人生的另一个视角。
这本书在多个国家畅销,有8个主流语种的版本,启发了很多人。
02
# 主要内容
全书从《伊索寓言》中经典故事《蚂蚁和蚱蜢》开始:
蚂蚁辛勤,不停劳作,储备过冬食物;蚱蜢不然,及时享乐,无忧无虑。
结果,寒冬来临,蚂蚁活了下来,蚱蜢却饥寒交迫,最后饿死了。
不同于惯常劝人勤劳的说教,作者比尔·帕金斯发现了一个问题:蚂蚁什么时候才能玩?极端的延迟满足等于没有满足。
再延伸一下,更让人深思:
我们生而为人,不能仅仅是图生存,也要度过充实的人生,真正地生活,享受快乐、幸福。
对此,作者进行多年思考,认为我们的一生不应该只为赚取最多的财富,而是让自己的人生体验最丰富,让自己的时间、金钱发挥最大效用。
特别是在自己还算年轻、身体健康的时候,去拓展体验的边界,努力过上极致人生。
全书的内容,共分为9章内容,每章围绕一个准则展开,它们分别是:
准则1:正面人生体验最大化
准则2:提早开始投资体验
准则3:以死前归零为目标
准则4:利用所有可用的工具实现死前归零
准则5:在钱能发挥最大作用时,将其交给子女或慈善机构
准则6:不要随波逐流
准则7:将人生视作不同季节
准则8:知道什么时候停止财富增长
准则9:在没什么可失去时,冒最大的险
按照这样的原则,我们可以明智分配宝贵的生命能量,充分利用有限的人生时间。
03
# 核心要点
也就是说,作者提出人生不应该只是赚钱,还要及时高效花钱的观点,进而将「怎么花钱,才算最高效,才能人生无憾」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最优化问题」,也就是:
怎么能让一生的幸福最大化,时间和金钱的浪费最小化。
怎么实现幸福最大化?
人生是体验的总和,故而体验的时机很重要。所以,我们要注重对体验的投资,而且要趁早开始。
越早开始,我们所能收获的时间复利、回忆红利越多,同时,也要做好一生中青年、中年、老年不同时段的理财及体验规划。
怎么实现浪费最小化?
本书提出,要追求「死前归零」,并且给出了预期寿命计算、净资产峰点、动态财务公式、养老储蓄公式的几个实操工具。
对于生病怎么办、孩子怎么办等尖锐的现实问题,本书也没有回避,而是进行了理性的回应。
对于生病的难题,本书提出,更加明智的做法是将医疗支出花在「前端」(保持健康,预防疾病),而不是花在很不划算的「后端」。
对于孩子怎么办,本书认为,既然父母爱孩子,就要尝试制定计划,把钱提早给他们,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钱能发挥最大作用的时候,交给他们。
不然的话,就很容易会遇到「三个随机」的情境:在随机的时间,将随机的财产数量,给予随机的人。
这将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04
# 金句摘录
01)死亡让人醒觉,越靠近死亡就越清醒。当终点临近,我们突然开始思考:我这是在干什么?我为什么要等这么久?
02)你人生里做的每一件事——你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及一生仅一次的所有体验——都决定了你是谁。当回顾自己的人生,你体验的丰富程度将决定你对自己人生充实程度的判断。
03)当你长大成人后,许多体验就要你自己选择了:你得思考自己要如何探索人生,你得决定把时间和金钱花在哪里,以及什么时候花。
04)如果你人生花了太多太多时间赚钱,但是死前未能花完,那么,你就是白白浪费了太多宝贵的生命,这些逝去的时光绝无可能再找回来。
05)只要钱到你手里了就是你的,是你耗费的一部分人生,你可以用它换取任何能让生活变得更好的东西。
05
# 读书感想
01)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寸光阴不复回
金钱很重要,尤其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离钱是万万不行的。
可是,并不是因为这样,我们就要成为心甘情愿成为金钱的奴役,每天埋头苦干,成为一个挣钱的机器。
不由得想起了最近现象级专辑,刀郎的《山歌廖哉》中序曲的歌词:
九州山歌何廖哉
一呼九野声慷慨
犹记世人多悲苦
清早出门暮不归
很现实的写照,我们从古至今,勤劳的老百姓都是年年劳作,代代如此。
而如今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更是出现了996、007的工作机制,为了挣钱,加班不在话下,熬夜也没问题,健康可以损耗,生命一场,只为了碎银几两。
可是,挣钱什么时候到头呢?挣了十万,还有百万。挣了百万,还有千万。挣了千万,还有小目标一个亿。
况且,多少人劳碌多年,最后又能挣多少养老钱呢。
最戳心的是,钱不好挣,却很好花,花了还可以再挣,可是一不留神,整个人就是从青丝到白发。
时间有脚自顾走,从不等人待回头。
千金易得,光阴难求。比金钱更重要的,是标记我们人生的时间,年年月月,日日时时,这里面蕴含着生命能量。
唯有珍惜时间,积极活在当下。
02)体验要趁早,趁着来日方长
为什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让人心生厌倦?
因为那是把一天的生活一直重复下去,总是处在一种人生体验中,对刺激已经麻木,对未来失去期待。
所以,人会觉得单调,生出一眼望到头的感觉。
既然人生是体验的总和,想要获得精彩人生,那就可以增加体验的丰富度,多体验不同的生活,多在不同的地方体验生活,多在不同的事上拓展对生活的认知。
在工作或生活中,多尝试没有做过的事,尤其是面对没做过的事,不熟悉的情况,与其逃避,固守舒适区,不如勇敢一点面对,主动迎上去,走出舒适区。
在过往未曾体验过的经历中,打开新的视野,增加新的体验,丰富个人认知,让人生更加丰富饱满。
不仅如此,还要趁早体验,越早越好。
在年轻的时候,时间精力充足,尤其是,没有那么多自我设限、束缚的东西,可以满怀勇气地去拓宽生命的维度。
不然等到年岁渐长,牵绊增多,思虑变多,恐怕自己渐渐没有机会走出舒适区,敢于打破自我、重塑自我。
往远了想,即便老了以后,有钱有闲,但是也没有了年轻的心态、健康的状态,能支持自己去体验曾经来不及、花不起的事。
所以,增加体验也要趁早,趁着来日方长,为人生创造更多可能。
03)花完不花完,一定慎重选
很多理财书告诉我们,要多挣钱、多存钱。
而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多花钱,死前归零。
各有各的道理,都有对的一面,也有潜在的不足。
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不由得想到了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里的经典台词:
小沈阳:「大爷我没别的意思,人不能把钱看太重了。
钱乃身外之物,人生最痛苦的事,你知道吗?就是人死了,钱没花了。」
赵本山:「你知道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是什么吗?就是人活着,钱没了。」
虽然是逗趣,却在朴素中透露出真理,而且是一体两面的真理,经过无数人经历总结而来。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哪方观点正确,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策略,无论是积攒财富到老年,还是追求极致人生到死前归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理解这两种向左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把事情想得更清楚,做出适当的取舍。
就像菲兹杰拉德说的: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能维持正常的行事能力。
好了,这些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