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日记
3月24日,晴,星期二
如果不是手机上的短信提醒我,差点忘记了今天还是一个纪念日,珍珠婚纪念日,suuny今天也半岁了。
早起继续听苏州大学文学院杨旭辉教授的慕课《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今天我得替学习强国打个广告,里边的慕课尤其是人文史哲的慕课,真真是极好的。作为起床后洗漱时的有内涵的学习,很有品质感。呵呵。
《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名字就很有意味,几节课听下来,感觉课程在遵循古典文学教学重视文本阅读、经典赏析的教学传统的同时,将区域文化研究与文学地理学、文学景观学等现代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法以及现代网络教学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蛮有清新的画面感的。而且通过诗词等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讲解,对中国主要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解读,进而深入剖析各城市的文化精神及其传承脉络。既有古典文学对城市自然生态、景观风物、社会风貌、岁时风俗、风土人情的描写,有城市历史中重大事件在诗歌等传统文学样式中的表现以及情感层累所形成的集体记忆,也有文学艺术活动所形成的城市人文景观与城市人文历史内涵之积淀,还有传统文学书写与城市文化精神的传承关系。是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的一门课程。在杨教授温文尔雅的讲解中,充分领略文学写作与城市文化精神传承发展的渊源;在文学经典的浸润中,为每个城市独特的文化内蕴而感动。
昨天听了第一章绪论“文学地理学、文学景观学与古典文学研究导论”里的三节课,从寒山寺说到黄冈赤壁,了解了传统文论中的文学地理学视野与西方哲学视野中的文学地理与文学景观,觉得不错,一口气又听完了第二章古典文学书写中的城市自然生态与景观风物,听他侃王勃笔下的“无价江山”及《滕王阁序》,说沈约、李清照与金华八咏楼、双溪,讲欧阳修词作中的颍州西湖,品范成大诗歌中的吴地生态与生产之美。一边听一边想,古人的精神生活多么单纯而丰富!
今天早上从第三章 “《竹枝词》等书写方式与城市之岁时风俗与社会风貌”开始,讲 《竹枝词》的起源与民俗文化风情,讲袁学澜《姑苏竹枝词》与林苏门《邗江三百吟》及 《中华竹枝词》中反映的近代津沪风尚,再到其他文学形式的城市风俗书写。越听越觉得文化地标与文化景观背后站立的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有才情的人,有气节的人,有风骨的人,有故事的人。一如沧浪亭里的那副名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取自于欧阳修的《沧浪亭》,下联取自于苏舜钦的《过苏州》,大师切合,浑然天成,让沧浪亭成为历代文化视野里不可遗忘的一座亭,类似的还有武汉的黄鹤楼和金陵的凤凰台,如果没有崔颢和李白的题诗,没有他们深沉的历史感慨和自己的理想抱负,黄鹤楼和凤凰台不会名扬千古。
越来越喜欢听课了,眼睛得以休息,灵魂可以远行,世界越来越空旷,这种感觉和十七八岁读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时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当时年纪小,读到好书,是惊喜,是贪婪,是急切,恨不得一口气读完。现在不一样了,愿意慢慢品,每天定量分享美好,不急不慌,明白到了这个年龄还喜欢着的,大抵会一直相守下去。在工作之余,每天都听几节与现在的工作看似不怎么相关的美学课、哲学课、文学课、设计课、管理课、社会心理课等等,其实对教育人来说是很有必须要的。爱因斯坦曾说:“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我的理解是,首先必须是以为生活的艺术家,要有心灵的弹性和灵魂的情趣,要有思想的张力和精神的韧劲,教师要能滋养周围的生命,就必须有源头活水在润泽自己的身心灵。一个自身都枯竭的灵魂怎么能激活和唤醒别人呢!
张校今天在名师课堂直播的内容是食物营养搭配,我第二次听,有些改进,很不错。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科学的营养配比,健硕的心灵和精神更需如此,否则容易玻璃心和软骨病。人文史哲的东西,最能强身健体。
今天和文宣组的小伙伴交流的时间比较多,这周可以推送的文章有十篇,删减了两篇后发布了8篇。写公众号是一件挺耗费心力的幕后工作,艺苑和文宣组的小伙伴做得不错,周周在进步,值得点赞。晚上和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孟校长交流了组建志愿者和承办自然 艺术季等相关事宜,约定明天下午在湿地和他们外聘的艺术家一起商量,看如何组织培训及筹办。
上下班的路上,车流恢复了往日的密集,进出小区,还是一如既往的拿出入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新闻里播报着某省区发放消费补助引起了吃瓜群众的热议,时代的车轮又将隆隆向前启动,希望每个人的心里都能保存着久远的恬淡与真纯,提交疫情之下的城市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