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吴澄:十人为什,百人为伯。什伯之器,重大之器,众所共也。不用者,不营为,不贪求,则重大之器无所用也。重死者,视死为重事而爱养其生。不远徙者,生于此,死于此,不他适也。老子欲挽衰周,复还太古,国大则民众难治,得小国寡民而治之,使其民毋慕于外,自足于内如此也。
原成: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
原成:吴氏言“国大则民众难治,得小国寡民而治之”,此思想迂腐,非老子本义,故不取。
邦土之小,民众之寡,拥有自已的风俗习惯,谓之小邦寡民。
此句是老子针对大邦而言的。小邦寡民,是构成大邦的有机组成部分,小邦寡民的稳定与否决定了大邦存亡的基础。老子撰写此文,意在告诫不可不重视小邦寡民的作用。小邦寡民,类似于秦统一后划分的县。
不使用先进的武力通过拆分来获得小邦,故曰:十百人之器而毋用。不使用先进的武力通过迁徙来获得寡民,故曰重死而远徙。
老子认为小邦寡民应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由家族或族群组成,而不要人为地通过武力划分造成小邦寡民。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吴澄:舟舆甲兵,非一人所可独用,谓什伯之器也。无所乘,无所陈,不用也。无所往,则无用乎舟舆;无所争,则无用乎甲兵。
原成:有车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
原成:吴氏所注非是,不取。
此句老子是针对小邦寡民本身而言的。小邦寡民想要与大邦和平共处,对外要做到三点:一是不尚富,二是不尚武,三是取信于大国。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吴澄:民淳事简,上古结绳之治可复。虽有书契亦可不用,不但不用什伯之器而已。
原成: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原成:此言小邦寡民要取信于大国。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吴澄:此言重死而不远徙也。以所食之食为甘,以所服之服为美,充然自足,爱养其生,言重死也。以此身之居为安而安之,以此地之俗为乐而乐之,言不远徙也。惟老死于所生之处,孰肯轻易远徙哉?
原成: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
原成:吴氏所注非是,不取。
此句老子是针对小邦寡民本身而言的。小邦寡民想要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对内要做到四点:一是保持饮食习惯,二是保持服饰习惯,三是保持风俗信仰,四是保持居住地不变。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使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吴澄:此言民皆怀土。虽相邻之国,目可以相望,鸡犬之声,耳可以相闻,如此至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不远徙而已。
原成:邻邦相朢,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原成:吴氏所注非是,不取。
此句老子是针对小邦寡民之间而言的。老死不相往来,非谓小邦寡民之间彼此不交流,乃是小邦寡民之间彼此不移民、不通婚。
老子认为小邦寡民之间不移民、不通婚,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小邦寡民的单一性。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