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豆瓣写过一篇谈恋爱。时隔一年,再谈恋爱。
那时候解读的恋爱:
谈恋爱,字面理解,谈是交流,恋是爱慕,爱是关爱。好像缺了哪一个都会不完整。
那时的理想对象:
价值观大致相同,乐观上进,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和热情,可以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那时理想的恋爱场景:
周末的下午,音响放着爱听的歌,两个人躺在沙发上,我把脚搁在你的腿上,或者你把头靠在我的腿上,我拿着笔在书本上圈划注释,你一边拿着 Kindle 一边调整舒服的坐姿。过了一会你踢了踢我的脚说你帮我去倒杯咖啡来,我站起身来,阳光正好晒到眼睛有点睁不开。
大概就是我理想中最美好的恋爱方式吧。
其实对恋爱的理解也是一直在反复打磨更新。
小的时候,觉得恋爱是心动和付出。
你每天一下课走到走廊过道就是为了假装和他擦肩而过,每天早起送他上学,绕路好几圈就是为了假装和他顺路一起回家,看到他的笑容可以开心一整个下午,他走到面前世界都亮了,他说了一句话可以不开心好几天。
再大一点,觉得恋爱是理解和包容。
再喜欢的笑容背后也会有脆弱和难过,你看到他像光一样走进你的生命,然后一点点和你的日子打磨到一起,这个人变成生活的 一部分,有泪水也有欢笑,细节都很真实,缺点都很可爱,一切的不完美也开始找到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意义。
再后来,觉得恋爱是在合适的时间正好遇到合适的人。
学会的是如何去尊重时间和每个人的经历。你喜欢这个人,这个人却没有走出另一个人的世界。那个人说爱你,可是你这个年纪却还不懂怎么样去回应那样子的爱情。也许在离开你之后七年他才真正开始懂得如何去珍惜一个人,也许你要在两年以前遇到他他就不会陷入那样反反复复的感情漩涡。《搏击俱乐部》里最后的台词“ You met me at very strange time in my life. ”,拿到这里大抵就是对时间和命运的致敬吧。不可控的是时间,所以我们愿意用缘分来安慰自己。
恋爱 = 陪伴 + 沟通。
这两者在不同的场景里也需要不断调整比例。甚至需要双方不断去互换需要和被需要的角色。
恋爱是 成长 + 感恩 。
依赖是因为人类天性需要群体生活,对情感的依赖是本能,可以是人可以是物甚至是药物。某种意义上来讲情感作为一个寄托是一个必需品,但是爱情的不确定性让它更像一个艺术品。必需品和艺术品之间存在的矛盾反而让人更加想找到答案。用依赖这个词是因为爱情的另一半总会被当作一个港湾,可以卸下所有在这个社会给自己的标签,偶尔可以把自己最柔软的一面展现,也不会被对方背弃。这就是安全感吧。
同时更希望这种依赖建立在相互的成长上。如果彼此是在互相成长的道路上一路扶持,那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因为即使最后走散了,你们都成为了更好的人呀,如果回忆最后都只剩下感觉那么你们的回忆也一定都是成长带来的喜悦的感觉。那段美好的岁月啊,庆幸是你陪我度过。
感恩是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理所当然,所有人对你的爱和包容都需要被感激。感激而后才会珍惜。
盖瑞博士 在《爱的五种语言》中对爱的语言分成了五种:
1. Words of Affirmation 肯定的言词
2. Quality Time 精心的时刻
3. Receiving Gifts 接受礼物
4. Acts of Service 服务的行动
5. Physical Touch 身体的接触
如果你五个语言让你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个?
如果这五种语言你都有了,让你升级其中一个,你会升级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