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以公元1405年至1433年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为主线,以南京的历史风貌为主要背景,以南京城内与“郑和下西洋”或人物郑和相关的名胜古迹、历史遗迹为主要表现对象,尽力刻画还原郑和七下西洋的宏大气象,深情讴歌“郑和下西洋”的深远历史意义,着重理清南京的郑和文化遗存间的关联性。
具体设计上,主要包含一个历史时期——明朝早期,一个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一个历史人物——郑和,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以及多个历史遗迹、名胜古迹,并糅合了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陶瓷、绘画、建筑、诗词等元素。
本片既是一部展现南京灿烂历史与“强富美高”的旖旎风光片,又是一部纪录和展望中国航海与开放的科教片。
创作手记
纪录片《济沧海》立足于南京的城市历史,通过对其古今发展沿革的变化进行梳理考量,从曾在南京建都的十个政权中遴选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明朝作为讲述本次“传统文化”的主要时空背景。同时,我们密切关注时代呼吸,充分把握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处在长江下游中段位置的南京由于地理区位的独特性,更进一步激发了我的灵感。因此,由一条长江,我们自然想到了“四通八达”“通江达海”“互通有无”等概念,航运、贸易与交流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关键词。而时下正值十三五开局时期,“一带一路”倡议在各方的积极响应下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由此,我们联想到了“郑和下西洋”——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
南京是明朝早期的国都,当年的郑和下西洋恰是从南京启航,也就是说,南京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一个特殊的事件、一个特殊的人物和一座特殊的城市由此关联起来。
创作前期,通过查阅大量的史料资料,我获得了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整体信息,这对我后期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其次,在南京,我通过两周时间的走访调查,确定了一些与“郑和下西洋”及郑和相关的景点、遗迹、古迹,这其中主要包括江宁牛首山郑和墓、宝船厂遗址公园、阅江楼、静海寺、天妃宫、大报恩寺等。必须考虑的一点是,如果只是单纯选择了主要场景而缺乏逻辑关联性那么它们充其量也仅仅是一堆无用的素材。因而,我们针对这些选定的景点进行了进一步地了解。
郑和墓为郑和衣冠冢,宝船厂遗址公园里建造出了郑和船队中最大的船舶——宝船,同时它也是出发的起点。阅江楼,一方面作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另一方面是朱元璋建都的纪念,某种程度上它已化身为明朝的标志,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楼里陈列了郑和下西洋过程中与各国交流的“情景再现”式瓷画作品。静海寺和天妃宫则均为郑和下西洋凯旋之后所建,是郑和下西洋胜利开展的历史丰碑。而,大报恩寺则是郑和在南京的功绩体现,由于寺已被毁,现今的琉璃塔是南京近年来恢复的模型,从而,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与现实之间,因为郑和而架起来了一道桥梁。
除此以外,我们挑选了一些南京的其他地标性古建,这当中的绝大多数又都或多或少地与明朝相关联,如莫愁湖胜棋楼、玄武湖台城、中华门(聚宝门)瓮城、仪凤门、鸡鸣寺等名胜古迹。
在具体的结构编排上,我们主要采取了“总——分——总”“今——古——今(未来)”的宏观架构,详细来说,整体分为五个部分:一、南京城的风貌展示与背景叙述;二、郑和下西洋的启始阶段(由宝船厂进入);三、郑和下西洋过程性的介绍(阅江楼为主要表现场景);四、郑和下西洋成功返航的成果展示(以天妃宫、静海寺为核心);五、郑和下西洋的总结与今日南京的深刻联结。表现手法上,主要采取了倒叙、线性叙事相结合,古今、虚实结合,借物寓义等。
五个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互相补充,互相衬托,共同构成了“一朝、一事、一人、一城”的完整叙事。同时,这五个部分又做到了主次、详略的得当。具体来说,我们并非是刻意描述郑和在海上的遭际,而是尽量将其置于明朝这个大的时空背景下,特别是要与南京城密切相连,因此,第三部分,我们没有着重叙述郑和下西洋出使的情况,而是重点刻画了阅江楼的奇闻轶谈和建筑本身的美学表现。
为了表现这些内容,前期,我们主要采用了航拍、水下摄影、延时摄影等拍摄手法。航拍主要是便于展现宏大场景,并能够表现文物古迹的全貌,空中视角还给人一种穿越世外、沉浸其中的历史投入。水下摄影则是为了尽量模拟还原郑和启航,这主要是通过“水”的意象,表现出发探索未知的意境,当然它也表明我们当代研究人员对它们这些遗存的探索与挖掘。而延时摄影能更好地表现时间的飞速流逝,并在其中显著地凸显速度感——展现南京的发展状况。
“一朝(明朝早期)、一事(郑和下西洋)、一人(郑和)、一城(南京)”四位一体,“一城”是核心。无论“一朝”“一事”“一人”,在这里它们都与“一城”直接联系起来。因此,贯穿始终的是南京的发展变化。由古至今,古色古香与发达现代,两个时空的联接,借由“一事”的叙述变得流畅和理所当然。
在“现代”的表现上,我们主要选取了河西奥体双子塔、南京眼步行桥、奥林匹克中心、河西CBD等。一方面它们是南京现代化程度的象征,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地方曾是南京青奥会的主要活动区域,故而,它也是南京与世界交流、沟通的重要标志,尤为重要的一点,它代表了南京的包容性与开放前沿性。
在纪录片的尾声,我们再次回到宝船厂遗址公园,从郑和雕像的背面出发,镜头透过航拍不断上升,中间叠加着模拟的郑和船队出海波涛汹涌的画面,最后镜头切换到遍布航船的金光下的长江航道——充分表达了我们对往昔的追忆、对当下的坚定和对未来的向往。正所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由此成为片名“济沧海”的点睛之笔。
转载须知
1、转载之前请务必联系我们予以转载授权(联系QQ:1150157604)。添加时请注明贵公号名称、平均阅读量及所要转载的文章名称(包含但不限于文章)。本平台谢绝一切免费用于商业销售用途的转载申请。
2、转载请在文章开头附上授权平台名称(西风明言)及授权ID(Save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