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次对《红楼梦》的印象,是在小学的时候,看见一群同学围在小卖部门口,走近了才知道,里面有一台黑白电视,正在播放着《红楼梦》。
当时只听见同学说“林妹妹出来了”,便削尖了脑袋挤着进去,从人头缝隙中看见一个娇滴滴的古典女子正在漱口,以我当时乡村顽童的审美和认知,是绝对欣赏不了那种“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的风流体态,这种人(在当时的农村)怎么生存?于是对林黛玉的坏印象便由此而生。
人的心理往往很奇怪,讨厌一个,一般又会找出另一个参照来抬高,听说两大主角中宝钗和黛玉是不同类型的人物,自己也并未看过,只是道听途说,便认定自己肯定是喜欢宝钗的。
以后的漫长十几年,也一直都没有完完整整看过原著,但就是东拼西凑地将黛玉黑化为一个爱生小气、尖酸刻薄、身子孱弱的病西施形象,越发不喜欢。
2002年第一次看《红楼梦》原著,看完只觉花团锦簇让人目不睱接,各种讲究各种排场,那时候太年轻生活阅历也不丰富,只隐约有些感慨,四大名著果然名不虚传,但具体好在哪里,却是说不出来。
第一遍看完后唯一的疑惑就是林妹妹似乎没那么娇气啊,怎么电视剧里就是那样一副小心眼儿模样?
直到现在87版的《红楼梦》尽管被捧上了天,我仍然觉得有很多败笔,对林妹妹的诠释不够客观公正,便是其中之一。
02
截至去年,《红楼梦》原著这十几年中被我翻看了无数次,印象深刻的除了宝玉一颗纯真的心,还有凤姐的精明与能干,探春的才能和决断,秦可卿的格局与远见、香菱的抗争、紫鹃的忠义、司琪的勇敢,尤三姐的刚烈,尤二姐的天真......
但是,真正在我的印象里形象翻转的却是黛玉和宝钗。
黛玉的才华、坦率、纯真,黛玉的敏感、多情、清高,黛玉的张狂、孤傲、尖锐......这些都证明她是真真正正的有血有肉的有趣灵魂,她有一片赤子之心,这才是最打动人的。
民间传言中黛玉小心眼儿、尖酸刻薄的性格,有些过分放大了,原著中的她确实敏感,但大多暗自伤感,少有的几次出口伤人,也都是事出有因。
再反观宝钗,细细研读后才觉得之前先入为主的大方端庄变成了迂腐呆板,处事得体变成了圆滑世故......
她人情练达世事洞明,连黛玉都说“谁也挑不出宝姐姐的短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人物形象,却在书中没什么知心体己的朋友。
书中每次宝钗出场,我的内心总有种隐隐的不安,一直说不出是为什么,后来一次在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看到一个男嘉宾堪称完美,最后却没有牵手成功,黄涵老师点评说,一个人太完美总会让别人觉得不安,怕隐藏着让人不能承受的隐情。
恍然大悟,宝钗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与她相处最怕她藏奸,而这种人一旦要给你亏吃,你恐怕连说都没法说出来。
也许是生活中吃多了亏,对这类人总是本能的敬而远之。
对人物的喜好,原来对应的是我们的内心。
后来看到一句话深以为然:我们刚开始都是黛玉,然后慢慢变成了宝钗;我们都喜欢黛玉,最后却都不自觉地做了宝钗。
是啊,生活的不易让人人到最后都学会了趋利避害,权衡之下宁愿向现实低下头,无趣一些也无妨,最要紧的是妥贴。
最好是自己做宝钗,然后身边有一个黛玉式的朋友。
03
春节期间书轩组织了对诗活动,有朋友对到黛玉葬花的诗句,我忽然想起很久以前就想听刘心武解读的红楼梦,便在喜马拉雅上搜来听,一听便又入了迷。
虽然刘心武的有些观点我不认同,但通过他的解读,我对《红楼梦》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前天跑步时听到《宝钗选秀之迷》这一集,讲到宝钗一开始并没想嫁宝玉,对她来说进宫才是首选的,后来选秀失利才退而求其次,想成就金玉姻缘。
那时宝玉已经对黛玉情根深种,以宝钗的聪明不会看不出来,可是以她的处境,她只能争取,那是她当时最好的选择,是身处那个时代的女子唯一的出路。
读到这里,主播说:“她能怎么办?如果你是宝钗,你会怎么办?你能怎么办?”
叠加式的反问,我心里一震,一个失神,惊得从跑步机上跌了下来,忽然对宝钗的进退两难感同身受,万般滋味涌上心头,竟缓缓落下泪来。
原来这才是曹雪芹的用心,原来我们读红楼并非是要辩出谁对谁错,谁奸谁恶,在曹翁的笔下,写的是女性的美,女性的思想和情感,女性的意志和挣扎,写的是每个灵魂的觉醒,他对每人物都有爱,还有尊重。
他通过对一个个人物的性格描写,结合时代背景来推动他们的命运,生出同情与理解。他以大悲悯之心,写主子也写仆人,写小姐也写丫鬟,他写情爱也写政治,写异性恋也写同性恋......
众生万物在他的妙笔之下都有不得已之处,每一个哪怕再渺小的女子,他都为她们唱颂歌,黛玉固然有她的有趣,宝钗也自有她的聪慧;黛玉待人一片赤诚固然难能可贵,宝钗步步为营苦心讨好也并无过错,她们都是那个男权社会的牺牲品,身不由己。
04
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说世间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
我常常在想,如果《红楼梦》后几十回的残稿被发现,会是怎样一种轰动?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一种“未完成情结”,正因为不完满,我们才对那件事情有着近乎偏执的渴望。而《红楼梦》正是因为后几十回的缺失,才导致大家的痴迷和争论。
《金瓶梅》的开篇曾说: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读《红楼梦》也一样,不同的人看到的也是不同的风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纪生出的,也是不同的心思。
只有在尝尽生活的百般滋味之后,发现生活中仍有脉脉温情,才能更加看清生活的真相,从而心生怜悯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