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学期,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博士所写的《邓稼先》。
坦率地说,要学好这篇课文,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难度不仅在于文章中穿插了部分古诗文,更在于需要特别了解它的结构,体会它表达情感的方式,以及感知文章背后巨大的情感波澜。
这是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但它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全文并没有系统地介绍邓稼先的事迹,而是由六个自成一体的片段组成,如同被誉为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茨威格在他的名作《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在他这本名作中只选取了人类历史上的十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来写十个人物。而杨振宁则选取了邓稼先一生的几个侧面来表现他的低调坚韧与惊世才情,还有舍己为公、无私奉献。在令人震撼的回顾中树立了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在中国当代历史上的坐标。
杨振宁先生当然并不是一位职业的作家,但他这篇《邓稼先》却写出了一个真实大写的人的形象。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在于他得到了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精髓。“文章合为时而著”所说的精髓,说的便是文章要与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要与伟大的历史使命相统一。这意味着作者有着对时代的关注,对现实社会的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和使命。杨振宁透过老友邓稼先的事迹,感受到的是中国科技兴邦的巨大变化,正因为有“为时而著”之兴,才酝酿出这篇感人肺腑的“为时而著”之文。
因此,为了凸显这一主题,杨振宁首先采用了古今对比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课文一上来丝毫没讲邓稼先,而是先写了整整一段中国近代历史的原因所在。而文中所引的《吊古战场文》,不仅是杨振宁和邓稼先年轻时一起背诵过的篇章,证明了他们半个多世纪的友情,更以其苍茫的意境,引出了邓稼先后半生所在的戈壁的壮阔苍凉。《中国男儿歌》的歌词不仅与文章开篇所描述的历史呼应,更是杨振宁对邓稼先一生的评价,把他的贡献置于广阔的历史中去表现,去评价。
接下去,作者又通过中外对比的描写,将邓稼先带领团队实现零的突破的艰难与伟大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与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的团队相比,邓稼先付出的不仅仅是智慧,更是宝贵的生命。而这正是任何其他团队所无法想象的。因此,在得知这一切是建立在缺乏资料、没有外援的孤军奋战的基础上时,杨振宁说自己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作者其实不是想不清楚,他这样的写法其实是把邓稼先与国家与民族完全融为了一体。中国,自古便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与勤勉,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英勇与豪迈,有“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无畏与忠勇,有“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无私与奉献啊。中华民族,虽然饱经磨难,但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却孕育出无数和邓稼先一样的仁人志士、英雄人物。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英雄人物、仁人志士,中华民族才能够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这也就在极短的篇幅写出了邓稼先的特质,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两位杰出科学家的差异清楚地揭示了出来。
这篇文章以回忆为主,辅之以背景材料的说明和记叙,在描写了中国近代史的大背景,描写了世界科学的大格局之后,杨振宁将广角转为聚焦,将邓稼先进行了细腻的特写镜头式的描写。之所以有这样的写法,郦老师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即写文章一样要符合作者的身份,而写纪念性文章,尤其还要符合被描写对象的身份。
首先就是对时间、日期、年份的精准表述。这不仅因为作者杨振宁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也因为他写的对象邓稼先也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所以他反复强调时间概念,是为了让读者懂得邓稼先工作的历史价值,明了邓稼先工作的巨大成果。比如他用到了这些数字,“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还有,“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你看,透过杨振宁笔下的这些数字和时间,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曾经经受了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中国到了需要强国兴邦的重要历史关头。邓稼先,这个五千年历史文明孕育的具有最崇高奉献精神的大写的人,于是就站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透过杨振宁笔下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历史长河而言,28年无疑是非常短暂的,但对于邓稼先而言,却占到了他近一半的人生。
34岁的他呀,带领几十个大学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一直到他因病离开这个世界,28年,基本都在风沙呼啸、荒凉无比的戈壁上工作,不能与家人团圆,无法照顾父母孩子,甚至不能与家人通信,与国外科学界处于隔绝的状态,不能参加学术讨论,不能公开发表文章,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没有人知道他的贡献。透过杨振宁笔下的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制成了第一颗氢弹,并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了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了10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这些数字让我们看到邓稼先不仅仅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标签式的说明,还让我们遥想他生活过的戈壁,沉浸在他的世界中。让我们感受到的不再是“两弹元勋”这样的概念,而是血肉丰满的活生生的人的形象。
数字的铺陈之外,杨振宁还在邓稼先诸多的事迹中通过选取典型的事迹,来进一步传达对于老朋友的伟大人格的崇敬之情。他在文中写道:“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副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你看这个片段简单至极,但却写出了邓稼先的人格力量,让我们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当然啦,除这个细节之外,文章中还潜藏着一些更感人的内容。不知道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几处细节。一是文中提到邓稼先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二是作者说“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读了这样的句子,尤其把它们放在一起对照,我们就会明白邓稼先之所以能够矢志不渝地走完他光辉的一生,是因为他有着一批同样伟大的同行者,尤其是文中提到的那几十个年轻的大学生,更是值得作为读者的同学们在心中刻画出他们的面容。他们在二十出头的风华岁月,数十年埋头戈壁,最后用两弹一星的成功刻下生命的年轮,书写了真正的永恒。
语文的学习,我经常说要唤醒我们对于历史的体验,对于生命的感知,对于崇高的景仰,以及对于伟大的追随。同学们在掌握语文知识、学习写作和阅读技巧的同时,如果能够体味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涵,对更广阔的社会人生产生共鸣,,这才是语文学习最关键的意义所在。因此,语文学习决不是要同学们去学习文字的堆砌,辞藻的华美,而是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如何说出发自肺腑想说的话,如何表达出对于这个世界中伟大的人和事物的情意。郦老师想,这也是编教材者选用了这一位非职业作家的好文章的原因所在吧。在这篇文章中,杨振宁不是一般性的介绍,而是写出了知己知音的情谊,写出了邓稼先身上最打动我们的力量。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这篇文章和上学期我们提到的那篇《哥德巴赫猜想》在写法上有怎样的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