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践行目标:
目标 1. 妈妈将和善与坚定内化与心,真正做到0吼叫
目标 2. 执行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孩子的睡眠
目标3. 用爱融化孩子身上的枷锁,让她能在集体或别人面前展示真实的自我。
一、根据践行目标,每天进行故事记录:
1.坚定与和善
昨晚失败了,明知故犯,没能忍住。
晚上娃在沙发上翻书,跟她说,这本书看完咱们就去洗澡好不好?
娃:“好!”
妈妈:“那妈妈去放水了,你看完了就来。”
我去了卫生间,一会儿娃来了,手里拿了一本西游记的书。
娃:“妈妈,洗完澡讲这本好不好?”
妈妈:“好啊!”
娃指着封面上的图片接着说明天读这本,后天读这本。
妈妈:“没问题,但是咱们现在先洗澡吧。”
娃准备将书往水池台上放。
妈妈:“小心书湿了。”
娃在卫生间转悠,说“放哪里呢?”
妈妈:“在哪里拿的就放回到哪里。”
娃放完书回来,在我跟前开始做舞蹈动作并说:“妈妈,你会这样吗?”
妈妈:“妈妈可能不会,等洗完澡,你教教我。”
娃:“行的,妈妈,我现在想去拉臭臭,憋不住了。”
娃又走了,我继续等待着,怒气也开始孕育着。
娃完事进来了,从旁边拿起一根像洗衣机出水管一样的软管开始玩。
娃:“妈妈,马上就来,我就弄一下下。”
耐心地等了等。
妈妈:“盈盈,我们现在该做什么呢?”
娃:“洗澡。”
妈妈:“要洗澡,那要做什么呢?”
娃:“妈妈,我来了,妈妈我流鼻涕了,我去擦一下。”
看到娃擦鼻子时的慢动作,我告诉自己,冷静冷静,开口说:“盈盈,能快一点么?”(这时并没有提高分贝大吼,但是语气上有那么一丁点不友善,娃听出来了。)
娃就撇着嘴,带着哭腔说“妈妈,你不要大喊大叫。”
妈妈:“妈妈没有大喊大叫。”
娃:“你就大喊大叫了。”
忍不住了忍不住了。厉声喝到:你不让妈妈大喊大叫,你自己做到了没有,妈妈在这里等了你多长时间,如果换作是你在这等这么长时间,你会不会生气!
娃嚎嚎地哭着,听到我说换作是你会不会生气还点点头。
我吼完了,气消了,又开始柔言柔语,给娃洗澡。
娃哭了一会,哭着说,妈妈,你原谅我吧!
哎,听到娃这句话,真想抽自己一个耳刮子。
回想这个过程,我分析不出娃这是寻求什么?关注?权利?报复?自暴自弃?好像都不是,可能权利稍微接近一点。如果重来的话,我能想到的办法是我可能不会一直坐在那里等她来,而是看到她顾着干别的事的时候,起身把她拉过来。
2.作息时间
昨天出去买了钟,抽个时间和娃一起制定作息计划。
二、每日随机记录:
1.寻求报复
娃的卡套坏了,昨天下午买了新的卡套,但是我今天早上才把卡装上,因为卡套容易开,周围没用胶带封上就没有挂到书包上,而是放书包里面了。走到幼儿园门口,娃说:“妈妈,你没有给我拿新的卡套。”
妈妈:“拿了,在书包里呢。”
娃晨检完拿出卡刷完卡后,低头不语,也不背书包,开始用手拍打我。我蹲下来看,娃开始掉眼泪。并不停地拍打我。我抱了抱娃,说为什么打妈妈?娃不语,继续拍打我。我接着问:“是因为妈妈没有把卡挂书包上么?”娃点点头。我继续说:“哦,妈妈理解了,知道你难过,妈妈没有挂上是因为卡套没有用胶带封起来,担心卡从里面掉出来,晚上回家我们用胶带封起来,一起挂上好不好?”娃不语,继续拍打我。我没辙了,早上还着急上班,继续抱了抱娃,给娃背上书包,和她说再见就离开了。
回头看这件事,针对寻求报复,我是采用书上的第三种方法,目的揭示法,但最终没有解决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娃报复的原因没找准。因为时间紧,也没有在问是不是因为其它原因,比如是有点想妈妈,不想和妈妈分开什么的。
今天两件事都没做好,需要老师指点和自己的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