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写了一篇半年总结,提到普通文学和新媒体的区别,这周干脆不站在游泳池边看水,我直接在水中感受了一把。
具体来说,本周精读了朱自清的几篇散文,毕飞宇的一个短篇小说《元旦之夜》,还有两本长篇网文长篇小说,丁墨的《美人为馅》和莫言殇的《白发皇妃》。
朱自清的《匆匆》《荷塘月色》《背影》《致亡妇》,无华丽词藻,长短句相宜,而画面感极强;经常运用多种巧妙的比喻、通感,冲击阅读者的五感;字里行间,隐现出传统中国诗词的意境和审美,读来清新隽永,又富含人情味和生活哲理。
毕飞宇的《元旦之夜》,是一篇只有两个场景的短篇小说。第一个场景是,渣男老板发哥在他的办公室,看着元旦这天的雪,无聊中他打电话约他的前妻吃饭。第二个场景是他和前妻在餐厅吃饭。
小说从一个渣男发哥的视角入手,这个男人2年前因婚外情出轨,被前妻发现离婚。他热衷与不同的女人交往、应酬、大手大脚花钱,他把征服不同女人当做自己的成就。而前妻生性节俭,陪他一起度过了创业的艰难时光,离婚几乎让前妻去掉了半条命。
和前妻一起吃元旦晚餐,男人希望前妻已经找了男友,好减轻自己心里那一分钟的愧疚。接着他发现自己潜意识忘不了前妻,希望能与前妻复合,同时享受外面的彩旗飘飘,被前妻拒绝。但当他得知前妻和他以前的手下联系密切,有开始新生活的迹象时,他愤怒不已阻拦……前妻愤怒地倒了一杯酒水到他脸上,匆匆离去。
这篇小说只写了一个男人发哥,却分明写了一群人。 小说写于1998年元旦,那时正是商品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传统观念在商品经济中受到极大冲击和迷失,而新的价值观和理念尚未建立,渣男那时特别多。
我一个东莞同事说,东莞经济发展较早,整个90年代到2000年初期,很多家庭都面临这种情况,丈夫借口做生意或业务需要,常年流连在外,与不同的女性保持暧昧关系。老婆没有精力天天去斗小三,时间久了就麻木了,听之任之,只要他还养家就好。敢于提出离婚,另找出路的女人,是勇敢的。
《元旦之夜》这篇作品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作者的观察、体验和期盼。
新媒体小说丁墨的《美人为馅》,以爱情+破案为核心元素,前面1/3的篇幅是在破案中男女主互相吸引,男主一直在寻找女主。 双方认可身份后,更是在破案中加深了解,心心相印。当然环环相扣的情节,少不了强大的犯罪集团以及男配的推波助澜,最后的大boss居然是男配——一直默默关照女主,在女主身边的法医高手。
莫言殇的《白发皇妃》篇幅就更长了,主要以爱情+权谋为核心元素,写了女主漫夭作为异世穿越者,与临天国两位皇子宗政无忧和傅筹之间的爱恨纠葛,中间又掺杂了天启国太子容齐、风尘国太子加入,共夺芳心,使情节更紧凑。
在《白发皇妃》这本书里,大部分人都是情痴,多数人对爱与恨有着深刻的执念,心理健康健全的人很少,这些感情上的可怜人枉顾现实和他人感受,才制造了一幕幕互怨互恨的人伦惨剧。小说最后的大boss是两国太后,宗政无筹的母亲。各种权谋算计的,都是亲人或身边相关的人。
整篇小说情节紧凑,女主美艳绝伦、智慧、勇敢,偶尔有金手指(经营茶园,制造炸药、弹失魂曲),数次救王朝于将倾,真的非常喜欢女主,同时又同情哀叹她的身世和遭遇。
因为光顾着欣赏紧凑情节去了,对于文章的描述怎样,通通都顾不得了。
看这两篇网文小说,我几近沉迷,晚上看得眼睛睁不开,早上醒来第一眼又继续看。端午三天假期全部耗费在上面。看完后,只觉非常疲累,心中却一片空茫?
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我在想,写作者会比我这个阅读者辛苦疲累万倍以上,那他们怎么做到的??
如果说,读朱自清的散文,感觉像在某个山间清雅处喝了一杯回味悠长的清茶;那么读毕飞宇的《元旦之夜》,就像在街角喝了一杯味道丰富的咖啡;而读新媒体小说,我是以玩游戏的热情拼了命在吃喝,随着小说饱餐一顿后,好像没有多少回味。我不知道我这种感觉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