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与受冥想入门

施与受(Tonglen)冥想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旨在通过呼吸转化痛苦、培养慈悲心。它的核心是"吸入他人的痛苦,呼出爱与治愈"。以下是具体步骤:

1. 准备姿势与环境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以舒适姿势坐直(盘坐或坐椅子均可),双手放松。

闭眼,先做几次深呼吸,让心平静下来。

2. 观想呼吸的自然流动

感受呼吸的进出,不刻意控制,只是观察气息的自然流动。

3. 吸入痛苦(受)

想象自己吸入黑暗、沉重或痛苦的能量(可以是自己的、他人的,或众生的痛苦)。

这些痛苦在吸入时化作黑色光或烟雾,进入你的心脏,被心中的慈悲完全溶解。

4. 呼出治愈(施)

呼气时,想象呼出明亮、温暖的光(代表爱、平安或治愈)。

这些光充满对方或整个世界的需要之处。

5. 具体对象练习

为自己:先对自己的痛苦练习(如焦虑、悲伤),吸入时接纳它,呼出时给自己慈悲。

为他人:想象一个具体的人(如生病的朋友),吸入TA的痛苦,呼出对TA的祝福。

为众生:扩展至所有受苦的生命,吸入集体的痛苦,呼出普遍的安宁。

6. 结束冥想

最后放下观想,自然呼吸片刻,感受内心的开放与柔软。

轻轻睁眼,将慈悲心带入日常生活。

做施与受冥想的关键心态:

无惧痛苦:将痛苦视为可转化的能量,而非威胁。

平等心:对亲近、陌生甚至"敌人"都练习,打破分别心。

信任过程:即使刚开始感觉抽象,持续练习会深化体验。

**小技巧**

- 初学时可从简单的场景开始(如吸入朋友的疲惫,呼出能量)。

- 若情绪过于强烈,先回到基础的正念呼吸,再逐步尝试。

施与受冥想通过反向直觉的训练,帮助我们将苦难转化为慈悲的力量。每天坚持10-15分钟,能逐渐软化内心,连接万物一体的感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