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4黄坍仪
把感知留给孩子
《幸福的种子》作者 【日】松居直/著 刘涤昭/译
今天阅读了《幸福的种子》第二章前半部分,主要讲到图画书的插画。
有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
“好作品看得愈多,眼光就会愈敏锐。”
小时候没怎么受美术绘画此类艺术熏陶,长大后总觉得名家的画作,我真心看不懂,不知道其伟大之处。
看到松居直先生的这句话,突然明白了。
那是因为我们看得太少了,没有形成一种印象,也没有形成一种审美观,没有将其内化成自己的意识,所以无法和生活进行融合。
也突然明白了,审美观是锻炼出来的,而不全然是天生的。只有看到的美好的事物多了,才能用更高更好的标准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也终于懂得,为什么会有一种说法“从小给孩子看名家的画作和听古典音乐”,一直以为听不懂看不懂,其实那是一种熏陶,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积累,一种习惯,一种心灵的净化。
作为家长,应该把这些最美好最纯粹的事物归还孩子。
而另一个触动心弦的语句是“保护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并鼓励他发挥。”
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而家长总会不自觉地讲这种创造力扼杀在摇篮中。当孩子看着图画书,天马行空,幻想各种情景时,不要打断,那是他们创造力的开端。我们只需要陪伴着孩子,伴随着图画书的语言,辅着以游戏,让孩子与图画书酝酿出这种亲密感,播下这颗奇妙的种子。当沿着图画书的足迹,来到现实世界寻找同样的事物时,轻轻给与牵引,剩下的,留给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描绘。
美好的感知留给孩子无限空间去体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