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人,从小就对家有特殊的感觉,她觉得家就该是衣食无忧的就好,别无他求。可是事与愿违,小时的家总是过得很紧吧,玉米糊糊,玉米粥,玉米面的大饼子,还有玉米面做成的面条。她知道没有玉米就没有她的命,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时,在爸妈习惯的吵闹中,吵到摔盘子砸碗时,她也习惯的躲在玉米垛边睡着了,嘴里有时还会叼着一根玉米叶的茎。至夜深人静时,春天耳边会响起玉米叶子沙沙作响,而秋天也会闻到玉米垛里传来阵阵清香的玉米味儿。
她觉得只有在玉米垛里才能找回安全感,那会儿,生命对她来说就是玉米,玉米垛还有她,只有他们才能与她相依为命,那会儿,她唯一的希望就是玉米杆能在长高些,这样才能像以前把她包裹的严严实实,她也希望玉米垛能在厚些,这样夜里的风才不会打透身上单薄的衣物。就是从那夜以后,玉米垛从来没有再为她挡过多少风雨,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两个瘦弱的胳膊围住了自己的双腿,而自己感觉自己随时有可能被风像皮球似的吹跑。
有一天,一个陌生的男人手里拎着小半袋儿的玉米粒笑嘻嘻的来到她家,把玉米袋递到了到了父亲的手,父亲把她的手交到了男人的大手里,泪眼婆娑的送走了她和他。她默默的跟着走,另一只手里攥着从家里带来的一根玉米杆,拖拉着,身后划出一道时有时无的痕迹……
女人,看着玉米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循环中,渐渐的对玉米倦了,烦了。她讨厌有的时候一觉醒来头发上粘着的玉米叶子,还有钻进兜里的玉米糊子。放鹅的玉米杆也看着极为别扭,太硬,太脆,动不动就折。不如柳条柔软,弯了也可,直了也可,剥去皮也可,白白的柳树芯拿在手里很舒服。于是,每次放鹅,离开家之后遍将玉米杆藏起来。自己翘脚折一个柳树枝儿,拿在手里还有浓浓的青草味儿,不用担心再甩胳膊时,绳子缠绕一起解不开。这样甩开膀子撵起鹅来很爽,也打不疼大鹅,反倒把它们吓得直嗦脖。这时的女人有一种操纵感,很满足。快到家时,赶紧找出藏起来的玉米杆赶鹅回家,鹅被玉米杆拦来拦去,跟头把式的逃回窝里。然后女人顺手拿起筐,装满一筐苞米骨子,该给玉米粥烧二遍火了,她拿出来一根根玉米骨子熟练的扔进灶蹚里,不一会儿锅里的玉米粥咕咚咕咚的冒出响声,满屋子都是玉米粥的香味。
女人,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抱怨了,这粥什么时候才能熬完熬好。有时水填多了,男人说吃了不抗饿,上地干不动活。到了夜里还骂骂咧咧的说汤多了害的他总起夜,睡不好觉白天干不好活。水填少了,又怕接不上来年的新米下锅。算计着米粒下锅的日子,玉米女人只能是望天兴叹,她恨不得把手中的放鹅玉米杆折碎放进锅里煮了,熬了,吃了。再后来,她恨不得把柳树条也放进去,跟玉米粒一起熬成一锅有滋有味的粥能让孩子们吃饱吃好,哪怕是能让孩子们的脸色别在像玉米的颜色就好。
又是一个春天,耕牛的哞哞叫声惊醒了沉睡的朝阳,院里的鸡逃出鸡笼奔向洒落院中的玉米粒儿,头一点点的啄食着,那些嘎嘎呱呱的鸭鹅挪着肥胖的身体来到喂食槽前,边吃边似乎议论:怎么还是吃这个?此时,玉米女人手拄着玉米杆,将脑袋抵在手上,看着这些家伙们吃着,刨着。玉米面刨的到处都是时,女人拿着玉米杆追赶着它们,狠狠的说“入冬就杀了你们”。
大雪小雪又一年,入了冬,各种粮食回了家。玉米女人坐在炕上,眯着眼睛望着院里的玉米楼子,嘴边开始有了笑容。心,终于可以放稳妥了,不用再担心汤多米少的日子,怎样才能熬出一锅让大家满意的粥了?女人把手插在盘坐的两条腿下面,炕热的有点烫手,女人就左晃一下,右晃一下缓缓被烫红的手。左晃晃右晃晃,闭着眼睛给孙子孙女重复讲着那个从小被称作玉米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