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这本书读了将近两个月了,有空闲的时候,或者心情不佳的时候,我都捧着它读上一读。
今年从十一月份开始,各种病毒肆虐,家中的小朋友未能幸免,持续发烧、咳嗽。孩子生病把我弄得焦头乱额,心情烦躁。终于对史铁生母亲的心情有了一点切身体验。做父母的是真的宁愿病痛生在自己身上。对于孩子生病这种自然情况,真是有一种无力感。心情烦躁的时候,我就用读书来平复一下情绪。全书还剩下一篇《好运设计》,始终没舍得去读。大学的时候,最开始认知史铁生,是通过许纪霖的《大时代中的知识人》,我依稀记得,书里介绍的史铁生,评论最多的就是《好运设计》。真当这篇文章摆到我眼前时,我感觉有一点茫然,既想读又怕读。怕失望,怕读不出来它在我心中期盼已久的那种震撼感。
我喜欢看史铁生关于儿时记忆与印象的文字。跟着他的文字,一下子把我也带到了回忆里,那种感觉太惬意了。这记忆纯真无暇,读起来可以治愈所有的不开心。
小时候跟大人去地里捡黄豆荚,捡黄豆粒。在地里笼火烧豆荚吃,黄豆粒用小饭盒装好,捡回家大人给做盐豆吃,嚼起来嘎嘣脆,还有咸味,如今好多年没吃过了。去收过的地里找寻没挖到的地瓜,在河里洗一洗,生吃,真甜。爬树,打滚,玩打仗的游戏,尽情地喊叫,奔跑,无忧无虑。村子里所有的小孩子都爱找我玩,周末的时候,我家就是基地,三五成群的结伴而来。一群人挤在炕上,叽叽喳喳的景象再也找不到了。我家有军棋、象棋、扑克、玻璃球,还有圆圆的卡片,上面画的人物,那时我们叫模子。其实就是纸壳上面贴的电视上的人物,只有我家有。还有一种最特殊的小玩具,就是子弹壳,有一些黄色的,还有一些绿色的。那是民兵打靶时,我们在旁边捡的。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总是摆弄圆圆的模子,自己玩。结果大人生气,给我的模子扔灶坑里烧了一些。尽管伤心,但也没办法改变,只好收起来不玩了。
那时候家里冷,只好猫在被窝里。炕上烧得热乎,墙壁透风,只要在家,都是盖着小被。冬天一到做饭的时间,烟雾顺着墙壁缭绕进屋,呛的眼泪直流,只好开门放烟,冷风随之呼呼的灌进来。每到晚上,棚上的耗子会出来约架,大打一番,吱吱大叫,然后一顿狂奔,霹雳扑通的。就连晚上要上厕所,都是约好小朋友一起去,因为害怕。
读《我与地坛》中的《记忆与印象》,勾起了我的回忆,幸福感瞬间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