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
登上一方花船,挑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四下里是零散的游客,窗外是南京城茫茫的夜色。一路的星点花灯,雅致的小阁坐落在秦淮河畔,金光粼粼散落,飘飘洒洒,铺满了一湖面的水光,与河畔璀璨的灯光遥相呼应,乘在小舟上,恍惚间穿越回到某个繁华的盛世,正摇一叶轻舟,在灯火通明的河道上流连忘返,独自飘摇。
道旁的垂柳遥遥地落下枝条不偏不倚,刚好悬在水面之上,游行船驶过的时候,那轻荡的枝条,被花船前挂的大红灯笼一照,连柳叶儿都带上了喜庆的色彩。
船头有人指道:“看那莫不是乌衣巷!”我忙看过去,白砖黑瓦古朴飞檐,沉默地立在虹桥一侧,有人立刻吟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隔着船窗目不转睛地盯了乌衣巷好一会儿,朴素无华白色的墙下也生了青苔,千百年来它始终离屹立在此,无论是盛世,还是战乱,都不曾动摇,当一切繁华散尽,只有乌衣巷始终站在历史的轮回间,默默的守望着世间的万物的变迁。
在秦淮河有这样一群人的故事被后世所流传。她们的美丽打动了岁月,她们的才情震撼了流年。
江南这个地方从不缺美女,秦淮河边长大的女子更多了几分灵气与财气,秦淮八艳的名字早已刻入了每个南京人的心里,才华与美貌并存,骨气与胆识起飞,让多少文人墨客驻足于此,沉醉于此。
当然,秦淮河的女儿们并不止秦淮八艳,有谁记得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也有这么一群柔弱的女子,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换来了女学生们的安全,保存了祖国下一代希望的金陵十三钗!
生如浮游,死的壮丽,她们年轻的生命因此荡气回肠,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谁说女子不如男?朦胧间,13个穿着旗袍的妩媚女子仿佛向我走来,嘴里唱着有柔软的歌谣。
“我有一段情呀 唱给诸公听
诸公各位 静呀静静心呀
让我来 唱一支秦淮景呀
细细呀 道来 唱给诸公听呀
秦淮缓缓流呀 盘古到如今
江南锦绣 金陵风雅情呀
瞻园里 堂阔宇深呀
白鹭洲 水涟涟 世外桃源呀”
……
都道秦淮河是条人文的河,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无数的风云变幻,兴亡盛衰,它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今天它依旧在江南缓缓的流淌,随着万家灯火,明月朗朗,在这方土地上微微荡漾,不惊、很静,我愿相信,秦淮河一直都在同它承载的一切,默默的守护着南京这座古老而又伤痕累累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