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关键词“忙碌”“收获”和“自由”。
过去的一年,生活就像李健《陀螺》里唱得那样“在田野上转、在清风里转、在飘着香的鲜花上转;在沉默里转、在孤独里转、在结着冰的湖面上转;在欢笑里转、在泪水里转、在燃烧着的生命里转;在洁白里转、在血红里转、在你已衰老的容颜里转……”
转着转着,忙忙碌碌,一年就过去了,到底什么是手里的鞭?又是谁在拿着它?
是对自我的探索、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生活的热爱。
因为忙碌,所以收获。
收获来自于阅读。今年读了8部小说,2本散文集,还有零零散散的一些公众号文章。
不管是让人直面爱情忠诚与死亡的《面纱》,还是找寻自我的《悉达多》;不管是描述大时代里小人物故事的《长安的荔枝》,还是用生命反抗暴力的《素食者》;不管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余华,还是想要出走的“平原上的娜拉”……
时代的大背景下,都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
如果说,日记是一个人的心事,那么小说则是时代的心事。
苏童说:“阅读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积聚能量的过程。”
是的,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是为了短暂逃离现实生活,进入书中虚构的世界,体会人物的挣扎与解脱、徘徊与坚定、挫折与成功、放弃与坚持,汲取继续“转”的力量。
收获来自于游历。
春天,在风景如画的苏州,体验了人生第一场马拉松,虽然只是10公里,但也算实现了自我的突破。逛了一步一景的拙政园,但看不太懂,可能还要过几年再去。
夏天,飞去了舒适的三亚,吹了山谷的风,看了蔚蓝的海,踩了细软的沙滩……
秋天,在仑山湖畔,看山、看水、看风、看云、看自己。
冬天,回去了十年前曾到过的澳门,寻味一碗在记忆中封存了十年的猪脚姜,油脂的香、姜的辣、醋的酸完美融合在还有一丝丝甜的汤汁里,进口的那一瞬间,记忆闪回到十年前。味觉承载着记忆,记忆中又总有些味道。站在澳门红色建筑的十字路口,一如十年前一样,但我早已不是那时的我,但我也还是我。
年末,看到一位优秀老师的年终总结,他说,作为中年人的自己本应成熟稳重,但却还是很“活泼”;努力让繁忙的脚步,看起来更加洒脱。
这引发了我的共鸣,好像我们都把“稳重”作为成熟的标志,但“活泼的中年人”,更难能可贵,不是吗?“活泼的中年人”可以自由的表达,不顾左右而言他,也能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与身边人相处。
忙忙碌碌又一年,有得有失又一年,在迈向中年的路上,希望自己也能保持“活泼”,享受自由。
就像《明朝那些事儿》的结尾部分,作者当年明月通过徐霞客的故事传达的一种生活态度:“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相比,其实都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