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很多文章中看到3500大卡约等于一斤脂肪,电视上这么说,专家这么说,营养书籍也这么说。我们也孜孜不倦的遵循着这个理论,然后我们非常注意的每天尽量减少500卡热量,从而确保一周能减重一斤。但是,这么做真的靠谱吗?
关于热量与脂肪的研究
其实你去google一下,第一条就告诉你3500大卡不等于一斤脂肪,而且你会看到大量的文章在质疑这个数字。因此,这种毫无科学依据的减重方法,为什么我么还要傻傻的去坚持呢?也许你听说过Harris Benedict公式,它在1918年问世,是基于136名男子和103名女子及94名新生儿的研究而建立的,其实在我们看来这几个数据作为科学依据太可怜了。这个公式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现在科学这么发达,难道就没什么新的理论建立起来帮我们对抗肥胖吗?
普及一下所谓的Harris Benedict公式,因为很多朋友见过却对不上号:
精确的Harris Benedict Equation(HBE)公式:
男性= 66 +(13.7 X 体重kg)+(5 X 身高cm)-(6.8 X 年龄)
女性= 655 +(9.6 X 体重kg)+(1.7 X 身高cm)-(4.7 X 年龄)
体脂设定点理论
还算幸运的是,如今有一个新颖的理论出现了。但出于各种原因,它并不为大众所知晓,这就是体脂设定点理论。这个理论解释了我们体内有一系列的激素来规范食欲和体脂储存。这些激素互相关联,而且需要保持平衡,从而能让我们维持一个相对健康的体重。
这些非常关键的激素有瘦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饥饿素和肾上腺素:
瘦素在1992年被发现,它会控制我们的体脂储存量,还有我们的饱腹感
胰岛素是我们主要的体脂储存激素
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正相反,它主要刺激肝脏释放储存的糖原来配合肾上腺素激活储存的脂肪来转化为我们所需的能量。
饥饿素会告知我们何时饥饿。
这些激素必须尽职尽责,协同作战,我们才能达到理想的体重。
瘦素,饥饿素和胰岛素
瘦素基本上可以说是控制整个体重的领头羊,它隐藏在我们的脂肪细胞里,当它的水平较高时,我们的饥饿感就会减少。饥饿素被发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它主要控制我们短期的饥饿反应,它主要是由胃粘膜分泌的,当它的水平很高时,我们就会尤其感到饥饿。在肥胖人群中,这两种激素都是呈紊乱状态的。
胰岛素一直都是和肥胖研究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很多选择低碳水饮食的原因。胰岛素对瘦素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当胰岛素水平升高时,瘦素也会升高。实际上,科学家在胰脏的β细胞中发现了瘦素感应器,而那里也是分泌胰岛素的地方。问题就是我们可以改善对这些激素的抵抗性,但是随之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改善对饥饿激素的抵抗性
当我们想改善这些控制饥饿的激素抵抗性时,就像在体内打个电话,但没人接电话,结果导致我们的身体更大声的叫喊,也就是说这种激素的分泌越来越多。
如果我们想改善瘦素抵抗性,也就意味着要储存更多脂肪和吃更多食物。鉴于它和胰岛素的关系,有了瘦素抵抗性也就是有了胰岛素抵抗性。然后我们就开始计算每天的卡路里数字,每天省下来500卡,正如最开始我们所说的那样。但是这种低卡路里的摄入会导致瘦素的水平降低,其实是促进我们吃的更多,储存的更多。
首先要说的是,计算卡路里跟食物与这些激素进行反应没什么效果。研究显示,特别美味的食物会扰乱瘦素和饥饿素分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吃披萨或冰淇淋就容易过量,一碰到这些食物,我们常常要摄入比你想象中多好几倍的热量。
想减重该怎么办?
那说来说去,如果低卡路里饮食不管用,我们想减重该怎么办?我们只需要进食营养秘籍的水果,蔬菜和高质量蛋白质即可,例如草饲牛肉,鱼类和蛋类,确保这些蛋白质满足你每天30%的卡路里构成,这样会减少你对其他食物的摄入欲望,同时可能系统性的提高瘦素敏感性。
我们建议你可以每天吃9到12种蔬菜和水果。如果想减重,就要控制你的水果摄入量,每天1到3种即可。蔬菜高营养低脂肪,想一下子蔬菜吃过量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烹饪时需要注意,你添加的盐,糖和脂肪,一定要少量,这些会增加食物的美味程度,会让你不小心就过度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