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身边也有一个抑郁症患者

如果你身边也有一个抑郁症患者

请把你的一只手 伸进他的黑暗里


写在书评前面

这是我看的第二本有关于抑郁症的书。

读的第一本是《活下去的理由》,当时完全是出于想要对抑郁症群体有所了解。读完之后写了书评,也发在了豆瓣。后来有家出版社的编辑看到了,给我发了豆邮,跟我约这本《高兴死了》的书评,于是又读了这本。

两本书都是抑郁症患者写的,但风格大不相同。都读完之后,对抑郁症群体有了更多的了解。

如果你想要读这两本书的话,建议先读《活下去的理由》,再读《高兴死了》;如果你不想去读厚厚的两本书,希望我的这篇书评也能让你有所感悟。

我们都不希望身边有这样需要帮助的人出现,但假如有的话,希望你能坚定的伸出你的手,拉他一把。你无法想象他有多么的需要你。也无法想象,他会有多么的感激你。

这里是书评

致所有在黑暗中行走的人,和那些在阳光下行走,却把一只手伸进黑暗里,陪我们一起前行的人。——珍妮·罗森

作者珍妮·罗森,美国记者、专栏作家。与抑郁症、焦虑症及多种障碍症朝夕相处。

书的封面是一只快乐的浣熊。这是珍妮在书里所描述的,一只被摔得面目全非,却依然欣喜若狂的浣熊标本。这个封面体现了珍妮 “高兴死了”的真谛——我现在难过疯了,与此同时我也高兴死了。

珍妮说,每个人身上都充满着各种不想被公之于众的古怪特质,就像每个人的密室里都藏着人头。而这本书就是她藏在密室里的人头。各种荒诞离奇的文章和对话,还有一些混乱的想法,构成了这本书。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经常会被作者欺骗,这个情节究竟是她的真实经历,还是她凭空幻想的情节。因为作者的妄想症被她自己描述的非常严重,也因为一部分情节确实离奇到我无法相信的程度。于是我就顺理成章的被作者弄得精神混乱了。

也或者是我还没有完全理解到这本书的精髓,正如作者在声明里所说的“也许只是因为你还没有疯狂到能享受这本书的乐趣。”反正我是被作者的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甚至偶尔的放飞自我给吓到了。

但是读到最后,读到珍妮和她丈夫的采访阶段,读到她的自我剖析阶段,我想我可以理解,至少可以知晓,原来抑郁症患者是可以有这样略嫌夸张的症状的。

这就是作者书写这本书的初衷吧,让大众了解抑郁症患者真实的心理状态,进而去理解他们,并且帮助他们。

抑郁症并不像癌症或者其他症状,它往往很难被周围的人发现,甚至发现之后也无法理解。大众可以理解一个得了癌症的人,却很难理解一个得了抑郁症的人。

但其实抑郁症患者和癌症患者一样,他们也是被动的生病,他们也想尽快被治愈,尽快恢复健康。

所以,抑郁症患者一方面需要积极的心态去自我疗愈,一方面尤其需要亲朋好友的帮助。

每个抑郁症患者都有一种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只要你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找到它。晒太阳、吃维生素、走路、喝水、看电视剧、读书、听喜欢的音乐、服用抗抑郁及及抗焦虑药物,在需要的时候让自己抑郁一下。做这些能够让你感觉好一些的事情。

就像珍妮,她写博客、和朋友去旅行,和丈夫天马星空的谈话,和心理咨询师聊一些她自己也会觉得不像话的事情。但是她觉得这样的她是真实的自己,她希望对方能够了解此刻自己最真实的内心。

但是,当你需要帮助,却又无法自救的时候,必须向你的朋友家人和陌生人寻求帮助。

珍妮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维克托是一家成功企业的总经理,他们还有一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女儿海莉。

维克托认真工作的时候,珍妮经常中途捣乱,甚至在他睡觉的时候,也总会被珍妮吓醒,他一直希望珍妮开一个艺术画廊、一个漫画书店或者一家餐厅,但珍妮只想买一个鹿头标本放在家里玩。

维克托宽容着珍妮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言论和行为举止。如果珍妮出门的时候情况变得非常糟糕,维克托会在当天带着海莉飞到任何她所在的地方。

珍妮后来问维克托:如果没有我,你的生活会不会变得更轻松。维克托说:或许会变得轻松,但不会变的更好。

看到这里的时候特别感动,如果没有足够宽容的胸怀,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爱,怎么会有这样的答案。

当你身边的人得了抑郁症,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问问他需要什么。

不要向他释放“你要靠自己啊,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你自己就会好起来的”这样的信号。这样的你会让本来就心情低落的他更绝望。

试着去接触他,了解她,理解他,包容他,陪伴他。不要觉得他不可理喻,不要觉得他不可救药。他只是生病了。他很需要你。

他现在完全沉陷在黑暗里。而你行走在阳光下。

他需要你伸出一只勇敢而有爱的手,拉住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