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交流普遍具有某些特定模式。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使用这些模式时,人们往往陷入怀疑自我价值的陷阱,除非你能把外来事物看作你需要处理的,而不是用来定义你自己。
同样,不要将压力本身视为对自我价值的攻击。
你知道你的自尊被“钩住”时你的内在感受么?去觉察你的言语交流(语言)与非言语交流(面部表情、肢体姿势、肌肉配合、呼吸节奏、音调、手势等),它们传达的信息一致吗?
问题家庭中的交流往往存在双重信息。
真实直接而含义单一的表达方式会带来信任、关爱与希望感。
四种表达模式是在试图掩饰自己的软弱。讨好以使对方不至于发怒,指责让他人认为你是坚强的,超理智将自尊掩藏在大话与智慧的洗澡下,打岔或心不在焉可以忽略威胁的存在。身体在描绘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受不管你是否觉察到。
萨提亚设计出一些肢体姿态来帮助人们感知他自己没能意识到的部分。
逐个练习以上4个姿势,保持60秒,看看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你将开始找到以往经历过无数次的内在感觉。接下来放松自由地行动,你会发现你内在的感觉发生了变化。
我们早在童年时期就学到了这些交流方式,使用次数够多后,孩子就不能区分回应与自我价值感。这些交流方式又进一步被家庭中的权威和社会普遍态度所强化。
一致的(leveling)反应方式是健康的,它表现为:话语中的意思与面部表情、肢体姿势、语调所传达的内容一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自由而真诚。
你仍然可以采用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的方式,关键在于,你知道你正在做什么并已做好准备承担后果。
当你用一致性方式交流时,你对事不对人,处理问题而不以此定义自己。你能在不同情境下灵活选择不同交流模式与处理方式。你的反应是整体的一致的真实的。
破除旧的习惯模式的一个方法是,认识到你心中那些阻碍你变得一致的恐惧是什么。
萨提亚整理出七条我们常出现的恐惧:
我可能犯了个错误。
可能有人不喜欢这样。
有人会批评我。
我可能影响了别人。
她(重要他人)会认为我没什么优点。
人们可能认为我不完美。
她会离开我。
对以上不合理信念就行辨析,当你能得出合理信念时,你将获得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