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到教育时,很难避开焦虑这个词。
没有几个家长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由始至终都是清醒的,理智的,也没有谁敢说我的教育是没问题的。
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是父母忽上忽下的情绪,是时刻忐忑不安的心情。
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有欢愉,也会在看到孩子问题的时候,在被逼疯的边缘徘徊。
其实,家长有这样那样的情绪波动很正常。
即便是家中养了多个孩子,也很难说养好了第一个,第二个就有了经验,不用担心了。
更可能的是,孩子多了一个,情绪也更多变化。
焦虑是个很常见的情绪,倒是没必要谈虎色变。
有些家长来咨询的时候,一提到自己的焦虑,简直如临大敌,觉得自己只有天天心如止水才行,其实这种对待焦虑的态度更需要首先调整。
说到焦虑这件事,要把焦虑看作一种像高兴、喜悦、愉快一样的情绪。
我们能接受这些正面的情绪,却没法接受焦虑这样的负面的情绪,多少有些不公平。
正是有了这些负面的情绪体验,才显得那些正面的情绪体验更丰富更可贵。
正面情绪不会一直都存在,来了,会走,你不会因为一件高兴的事情一直高兴下去。
同样的,负面情绪也不会一直都赖在你身边不肯离开,它也会悄悄地离开。
负面情绪不离开,不是它的问题,是你抓住它不放手,它才一直留下来。
当你看到这一点,也就知道,焦虑不可怕,它不会一直占据着你。
但是它怎么好像一直粘着人呢?
那是因为焦虑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总是与我们对某事的负面判断、担忧一起出现。
而且有的人认为焦虑不好,是负面的,因此,只要焦虑出现就觉得不应该,于是想方设法赶走焦虑。
这个想法只会让焦虑更喜欢留下来。
这件负面的事,通常是在自己的可控范围之外的,不知道它的后果,不知道它的未来走向,因为不确定而焦虑,而且这个不确定带来的感觉太糟糕。
焦虑一出现,我们就不再是原来那个我们了。
脑子宕机了,智慧远离,只有一件事盘旋在脑海中,那就是可怕的后果。
这个可怕的后果是根据什么来的呢?很多是毫无根据,如果有,那也是根据感觉。
我们的祖先还待在树上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感觉,一旦有了这种感觉,或战或逃,在关键时刻能救命。
可是,现在这种感觉却让我们夸大事实,或者根本看不到事实,也就不知道当下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深陷入情绪的感受中无法自拔。
你跟这种感受纠缠在一起,焦虑怎么可能离开呢?
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被焦虑打败的时候,为了转嫁这种糟糕的感觉,会违背教育规律,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恨不得今天一股脑儿的把所有知识都灌到孩子脑袋里。明天就可以轻松收获一个有光明未来的孩子。
可是,事实呢?
你会发现,孩子每天都不一样,今天看上去还能奏效的方法,睡一觉醒来就成了垃圾。
这次考试的成绩刚能让你稍微有些心安,马上就有另外一件事等着让你抓狂。
为人父母好像是一个消防员,随时待命,一旦警铃大作,就得提着灭火器去扑救,精神紧张,身心俱疲。
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希望你能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正面自己的焦虑情绪,认识到这种情绪总会离开,而不要因为焦虑的存在硬要求自己不要焦虑。在没解决问题之前,不要给自己提这样的要求,这只会让焦虑更加肆无忌惮。
其次,你需要把自己的感觉和事实本身区分开。
很多时候,我们把感觉当作了事实。
比如,最经典的妈妈的思维路线是,有一天看到孩子的成绩下降了,妈妈的内心开始翻江倒海,这次考不好,那就坏了,期末肯定也不行,将来怎么升入好的初中,现在高中升学率五五开,连高中都上不了,谈什么大学,初中毕业能干什么?他的人生就完了。天呐,我的天都要塌了。
电光火石之间,妈妈的脑海里已经把孩子的前半生考虑完了。
接下来,妈妈通常会做什么?让孩子分析试卷,改错,如有必要,报个班解决一下问题,甚至有个小惩罚,不准玩游戏。最重要的是,妈妈会把唐僧的紧箍咒再拿出来念几遍,把自己电光火石间考虑到的后果,再次反复播放给孩子听。
为了平复妈妈的一种感觉,让妈妈心安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增加了不确定后果的程度而已。
所以,在焦虑来的时候,要分清楚哪些是感觉,哪些是事实。
根据事实的性质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拿上面的例子来说,事实就是孩子成绩下降了。妈妈因为有情绪的干扰,会做些看上去是对的却有可能起到反作用的事情。
如果只是个别时候,这样做其实没啥问题,怕的是经常这样做。
一是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增加了他的心理压力,孩子在自己承担不了的压力下,思维能力会下降,成绩自然也不会太好。
另外,孩子会把学习的动力外在于妈妈身上,妈妈焦虑严重的时候,就是他需要好好学习的时候,妈妈不问,那就先放松一下。这样的妈妈不利于孩子学习内驱力的培养。
妈妈不要再念咒,其实,那些话孩子都可以背下来了,道理也都懂,多说无益。
站在帮助孩子的角度,而不是“你得听我的,不听我的你就完了”这样的角度去跟孩子沟通。
也就是说,父母需要放下身段,调整姿态,征求孩子的意见,看到成绩下降了,是否需要父母的帮助,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如果父母能一直这样跟孩子沟通,孩子必然也会诚恳地、认真的思考后,回应父母需要还是不需要。
如果父母之前都是一言堂,此时的询问,就极有可能让孩子感觉到诧异,他第一次自己做主,可能说的不对,分析地不够全面,都没关系,给他机会。你的孩子不是明天就去考大学了喂。
如果孩子希望获得父母的帮助,需要问清楚他需要哪个方面的帮助,一切都以孩子的视角为主。
父母在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明教主上身“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如果这样,跟孩子的关系必然会埋下雷。
所以,在看清事实之后,我们要就事论事,看看当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什么是可控的,什么是他人可控的,什么是听天由命的。
分清楚这几点,焦虑就不会再跟着你。
简单来说,焦虑并不可怕,它会来,也会走,不要因为有焦虑而焦虑很重要。
当焦虑来了的时候,分清楚你的感觉和事实很重要。感觉不好的程度再严重,也不会成为事实,你的判断依据只能是事实。
从事实出发,看看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做你能控制的,尽量争取他人的配合,接纳需要听天由命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