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中所用的音并不是我们能听到的所有音,而是经过仔细挑选的音。那些挑选出来的音也是经过不断变化,最终形成现在的一定的标准乐音体系。
在乐音体系中,常用的音有八十多个,以钢琴为例,包括钢琴中的白键和黑键,共有八十八个琴键< A 2 – c 5>,从左到右是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比此再高和再低的音在音乐中用的并不太多。
基本术语
音级
乐音体系中的每个音,就叫做“音级”。音级包括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音列
把每个音级依照音高关系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半音
乐音体系中,相邻的两个音级(不论基本音级或变化音级)之间的音高关系就是“半音”。
比如:钢琴键上两个相邻按键(不区分黑白键)就是半音关系;全音
两个半音相加,就形成了全音。隔开一个音级的两个音级,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全音。
音名
1. 基本音级
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也叫自然音级)。基本音级用“C、D、E、F、G、A、B”七个字母来表示,这就是基本音级的“音名”。其对应钢琴键上的白键。
在唱谱子的时候我们会用“do, re, mi, fa, sol, la, si”,这七个唱名,其对应就是七个基本音级。
结合这个图中的全音半音标注再理解下上面关于半音全音的描述。
德国的音名体系所使用的音名为“C、D、E、F、G、A、H”七个音名,用H来表示英美体系中的B音,而用“B”来表示英美体系中的bB这个音。
2.变化音级
除了基本音级C、D、E、F、G、A、B外,还有其它的非基本音级,它们是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包括重升高和重降低)变化而来的,因而叫做变化音级。其对应钢琴键上的黑键。
- 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叫做“升音级”,用“#”记号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升高半音。如 # C,读作“升C”。
- 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叫做“降音级”,用“b”记号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降低半音。如bD,读作“降D”。
- 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叫做“重升音级”, 用“×”记号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升高全音。如×E,读作“重升E”。
- 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叫做“重降音级”, 用“bb”记号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降低全音。如bbF,读作“重降F”。
3. 八度
从钢琴白键某个键开始,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数到第八个音,那么这两个音级之间的关系就是八度。
如果从黑键数呢?等后面讲到自然音阶时讨论这个话题。
音的分组与标记
在乐音体系中包含有八十多个音,仅用七个基本音级是很难区分的。为了区分不同的音,于是便产生了音的分组,这就是“音组”。
在钢琴正中央的一组音级(包括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的十二个音级——从C到B)叫做“小字一组”。用小写字母c、d、e、f、g、a、b来表示,并在其右上方标记出阿拉伯数字1。如:c1、d1、e1、f1、g1、a1、b1。
同样的办法,为其它音组定名。比小字一组高的音组由低到高分别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二组” 、“小字三组” 、“小字四组”、 “小字五组”、 “小字六组”等等。并在其右下方用阿拉伯数字1或2、3、4。如小字三组的D就标记为d3,小字二组的bE就标记为bE2等等;
比小字一组低的音组由高到低分别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大字三组”、“大字四组”等等。
其中大字组的音用大写字母C、D、E、F、G、A、B来表示,并在其右下方用阿拉伯数字1或2、3、4。如大字二组的D就标记为D2,大字三组的bA就标记为bA3等等。
特别注意:小字组的数字是上标,大字组的数字是下标
标准音、中央C
1834年,在德国的斯图加特的物理学家会议上就决定用频率为440的音高来作为“标准音”,即小字一组的A(a1 = 440 Hz)。这个音高被称为“第一国际音高”。其他音的频率通过标准音按照12平均律推算出来。
在钢琴的键盘上,靠近中间的音组是小字一组,所以人们就把小字一组的c1称为中央C,是因其位于钢琴和乐音体系的中央而得名。
音域、音区
音域指某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至最高音的范围。
乐音体系的总音域是C2 ~ c5。
钢琴的音域是A2 ~ c5。
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分为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三种。
详情请看这里:音域-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