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布雷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的雅称,蒋介石的文胆自然非陈布雷不可了,陈布雷号称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蒋介石的不少著名言论都出自陈布雷,例如这一句名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蒋介石还曾让陈布雷写了一篇长文激励黄埔军校的学生,《告黄埔同学书》便由此而来。东北解放,给了国民党沉重的打击。陈布雷发觉了国民党快要不行了,内部又极其腐败黑暗。
女儿积极接触先进思想,参加共产党组织的活动,一度被捕入狱,陈布雷也劝阻不了。他对国民党的处境感到绝望,长久以来的工作让陈布雷的身体状况也不太好。战场上和经济上的形势恶化令蒋介石焦头烂额,对陈布雷也常常没有好脸色,诸多斥责与嫌弃。这所有的事加起来,或许是陈布雷自杀的原因。老蒋对于陈布雷具有知遇之恩,当然陈布雷对国民党也是忠心耿耿,陈布雷自杀是要“以死明志”。
说黄百韬是蒋介石武胆可能会有很多争议,在抗战中,黄百韬仅仅是三战区的参谋长,名气不大,功劳不多。但是解放战争中后期,他绝对是国民党军队中数一数二的战术家。内战后期国军对阵解放军,战而胜之可谓是凤毛麟角,这极少数人中黄百韬的战绩最好。华中粟裕对阵黄百韬那是相当吃力,还时常哑巴吃黄连。如孟良崮战役,围攻张灵甫的74师。主力一纵打援部队被黄百韬吃掉四个团,差一点功败垂成。
胶东半岛被黄百韬的25军整个打穿,将解放区隔开。李弥依靠胶东半岛的缴获和壮丁,直接扩充为一个兵团。不久黄百韬又在南麻、临朐战役里解救了胡琏的11师,李弥的8师。华野副政委谭震林大怒,罕见地对粟裕提出了批评意见,信里写道:本来你是很细心的,可是你在军事上常常粗心大意,缺乏远见。一个天才的军事指挥必须是一个出手能看到几十步,你常常只看到一、二步,数十万大军的指挥如果不能看远是很危险的。
在内战分水岭豫东战役里,又是黄百韬力缆狂澜,救出区寿年的72师,72师日后也成了邱清泉的二兵团主力部队。黄百韬能把三战区里一只稀松平常的三流队伍25军,带成赶超五大主力的国军绝对主力,称他为武胆,一点也不过分吧。可惜好景不长,被蒋介石誉为常胜将军的黄百韬也走上了和陈布雷一样的路。淮海战役爆发,黄百韬奉命等44军,原地待了2天,错过回撤良机,何基沣张克侠起义,使得粟裕部队能快速拦腰截断黄百韬的第7兵团。
文胆陈布雷在1948年11月13号自杀了,恰好就在黄百韬被围这期间。这事引起的波动也多少干扰了老蒋的注意力。黄百韬回撤路上的李弥兵团,因为“接到上头命令”,就直接回徐州了,黄百韬曾经亲自过去求李弥等一等他,2个兵团一起走有个照应,但李弥没听。就这样,黄兵团被围在了南北长3公里,东西长6公里的碾庄,陷入了几十万华野部队的包围圈。黄百韬尽人事,听天命。困兽犹斗的7兵团在黄百韬的指挥下,给华野部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淮海战役整个解放军三分之一的损失,是在碾庄战役造成的。阵地终于被突破了,黄百韬也不墨迹,不想欠蒋介石知遇之恩,在阵地上举枪自裁。至此蒋介石的文胆、武胆皆亡,二者之间不过一个月。蒋家王朝气数已尽,回天无力。徐州剿总刘峙说:黄百韬的第7兵团覆没,实际上淮海战役已经结束了。此时,他手上还有40万人马,可见士气多么地低落。
加上刘伯承的一步高棋攻占宿县,切断了南北贯通的津浦铁路。没有了后勤补给,国民党军队只有撤退的命。随着黄维的12兵团被歼灭,杜聿明的三十万人马瞬间被包围,这么庞大的兵力被围,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在猪肉炖粉条的感召下,邱清泉阵亡,杜聿明被俘,李弥、孙元良逃脱了。蒋介石的嫡系人马,在淮海战役中彻底报销。淮海战役到此就结束了,奠定了这次中原逐鹿的胜者。从此之后,整个战争都再没有大仗可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