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可说的因素,今年的金马奖上少了很多内地影迷熟悉的作品,但塞翁失马,期待中所谓爆款的缺席反而使得一些之前没听过的作品映入我们眼帘,其实我感觉这也是电影节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即寻找遗落在大海之中的珍珠。
一直相信,一部足够优秀的电影一定可以在几个镜头之内将人吸引,《阳光普照》就是这样的作品,影片,两个年轻人在雨夜中骑行,包围他们的是迷幻的城市倒影,以及不断闪现的红色信号,在柔和配乐之下与隐约的暗潮涌动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违和感,接踵而至的挥刀断手戏,则可以看作是之前红色危险信号的集中涌现,也彻底打破了配乐与镜头的平衡,留下的只有一片血腥与狼藉。单看这几个镜头,我无法得知任何剧情相关的信息,甚至不知道砍人的是谁被砍的是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不过没关系,我相信后面导演会慢慢告诉我,因为我已经被此刻的光影、配乐和文本的结合折服。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传统东方家庭在历经生活磨难之后的应对及生活状态,阳光普照,一个看起来很美好的名词,试想下如果可以一直沐浴在阳光之下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但遗憾的是,有阳光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阴影,这才符合常理,而我们想象之中美好的阳光普照,可能只是将对应的阴影藏起来罢了。
光与影 是亲情背后的自私与冷酷
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们知道了开头两个骑车的年轻人一个叫菜头,即挥刀砍手的那个人,另一个少年叫阿和,他还有一个从而认可他的父亲以及比他优秀的多的哥哥阿豪。阿和进入了少管所,阿豪在奋战高考;阿和的身边是大打出手的狱友,阿豪的身边是情窦初开的花季少女,一系列的平行剪辑似乎在暗示观众,阿和的人生将向下,而阿豪会一路向上。然而阿豪突如其来的跳楼自杀似乎打碎了观众的期待,同时也将父子三人的关系一层层揭开。
首先父亲对于两个儿子的态度显而易见,甚至只愿承认备考医学院的阿豪的存在,并且对其充满期待,但正如影片前半段展现的,我们的焦点都放在了阿和斗殴、早孕以及父母的态度,似乎一直忽略了阿豪的想法,表面上阿和是那个不被承认的人,其实阿豪才是家庭里更受忽略的孩子,父母只知道阿豪什么都不需要他们操心,但从来没有想过阿豪想要什么,更加残忍的说,父亲对阿豪的期待也只是因为如果他考上医学院,会对家庭的阶级层次和自己的面子带来提升,与阿豪无关。阿豪死后,父亲口中唯一的儿子从优秀的哥哥变成了唯一血脉的弟弟,为了维护弟弟,父亲不遗余力的给予保护甚至为他去杀人,但从山顶上他跟妻子的对话可以看出,在他眼里更看重的不是小儿子,而是在强调小儿子擦得宾利车是他一辈子都碰不到的,他不能让菜头一直纠缠着他们家。由此观之,父亲对于两个孩子的态度,看起来是期待与保护,我们也不能否认父亲可以为孩子付出所有,但这一切都是为了满足父亲自身的期待和面子,以及维护家庭的阶级地位,所谓的父子情深,无非是自私的借口。
我们再来看兄弟二人,有两个很奇怪的地方,一个是弟弟在学校被人欺负之后,想到的是找社会上的朋友菜头去出气而非哥哥,还有一个是哥哥带着弟弟怀孕小女友去探监被告知小女友不能进去时,哥哥的第一反应是转身离开,在姑娘的提醒下还自己进去,并且和弟弟几句话就吵了起来,这些都表现出兄弟二人的关系的疏离。此外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电影正片中,从未出现一家人的合照,最全的一次是阿和出狱,母亲与妻儿来接他,但是唯独少了父亲。种种迹象表明,在亲情的背后,其实是冷漠的家长,和麻木的孩子,家长对孩子所谓的爱完全出于孩子符合他们心中的优秀,而在这种环境成长的孩子,遑论爱与被爱。
光与影 是表面温馨和解下所谓父爱的裹挟
相信很多人都会被父亲的牺牲打动,也欣慰与最终一家人的和解,阿和载着母亲骑行,向小时候缠着母亲骑车载他那个不懂事的自己挥手作别,阿和也在摆脱菜头的纠缠,向阳奔跑。但实际上一切真的变好了吗,或者说,一家人真的和解了吗?我感觉没有,这只是一场虚伪的和解,原因无二,和解的场景里并未出现父亲,而父亲正是家庭矛盾的发起者,并且在最后我们也没有看到父亲价值观以及态度的改变。导演也适时地在此处放出了父亲送给阿豪的笔记本,其实每年阿豪都一动未动,所以阿豪其实也从未接受过父亲,就跟父亲没有接受过阿和一样。所以说,一家人没有,也根本无法达成和解,这个家庭本身就是无解的,而造成无解的原因就是整个家庭笼罩下父爱的裹挟下,在传统的东方家庭里,我们无法去苛责一位可以为了孩子去付出全部的父亲,甚至没有理由去让他做出改变,正如“都是为了你好”一样,我们除了去做这种虚假的和解,似乎别无他法,这才是最无奈的。我们想呈现家庭的和谐与阳光,但越想呈现的阳关普照,曾经步入的阴影就越难以迈出。
光与影 是三位青年不同的人生
影片中三个性格迥异的青年,其实也是不同光影的代表。哥哥阿豪,是那个极度阳光照射下的阴影,正如他对于司马光故事的内心活动,他就是那个躲在缸里的孩子,因为无处躲藏父亲炙热阳光的期待,自己把自己逼成了太阳,却找不到可以躲藏的阴影,这普照的阳光,就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课堂上对老师的质疑,再到动物园里的言论,阿豪对于爱的理解是一种更普世的观念,他会照耀到每个人身上,不会因为所谓的伦理纲常获增或减,他对所有人都好,但同时对待每个人都是冷漠而干净的,没有人真的走进过他的内心,他也没有接受过任何一个人,直到他从高楼一跃而下。
弟弟阿和是光明与黑暗的交错,曾经少不更事,再经过训诫教育出来之后一心从良,过上平平淡淡的生活,而曾经一同犯事的菜头,就是普照阳光背后那块最深的阴影,阿和在雨夜中把衣服脱掉包住招满泥土的脚生怕弄脏了客户的车,而菜头显然无所顾忌,又是抽烟又是放咖啡,可以看出阿和已经完全的接受了阶级差异的限制无法逾越的现实,而菜头并未接受道德伦常的驯服,不拘泥于社会常理。
影片中所有的角色中,菜头应该是最难定义的一个人,首先你肯定不能说他是好人,但是要说他是实实在在的坏人,在和阿和父亲、母亲、妻儿对话时,他的烟都是拿在身后的,阿和在于黑帮交易时,菜头是下车抽的烟,我无法揣测菜头的真实用意,只能说作为那块最深的阴影,他是那个不可能得到救赎,真正需要被消灭的人,而在死后,得到阿和评价是那句犹豫后说出的“一直找我麻烦的人”
用最温暖的光和用最温情的音乐,讲述最冷酷的故事
最后还是想提一提从一开始就被深深吸引的光影和配乐,影片讲述的是阳光与阴影的故事,光影与文本的映衬也恰如其分,比如阿豪总是一身白衬衫出现在阳光之下,而菜头出来之后一直是黑衣背光,在管教所阿和和狱友打架之后被管教调解之时,阿和的脸是面向阳光而那个胖子是背向阳光,同时镜头也分别特写苍蝇停在阿和的脸上时立马被弹走,而落在胖子的脸上其表现的无动于衷,再如结尾山顶上父亲的倾诉之时,天空阳光明媚,表面上温暖无比,但是父亲的言语行为却让人不禁背后发寒。诸如此类细节影片中数不数胜,文本的光影与镜头的阴阳交相辉映,配合着一以贯之的温情配乐,给人一种温情的感动,但在温暖的背后,其实藏着冷漠的家庭关系,也是之前华语片很少触及但广泛存在的现实状况,这才是导演真正的勇气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