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内心的平衡:自我,本我,超我

注:转载新浪微博

***** 在内心层面达到本我而达到快乐原则就是悟出道理坚守

1.有一个办法能让我们获得快乐,且让内心保持平衡。这个办法有两个要点,第一,对于你最欣赏、对你最具吸引力的东西(吸引力强到你认为假如没有它,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不论是什么,一定要记住:不要把脸正对着它,略略转偏一些。第二,对于你最讨厌、最不耐烦、打从心里憎恶的东西,不论是什么,试着把脸略略转向它。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在于,越想要的东西,越去追它,它跑得越远,就像驴子老是吃不到吊在面前的胡萝卜一样。可是,当你转身不理它时,它反而会倒过来追随你。

2.

曹孟德一生败仗无数,却能屹立不倒;曾国藩屡败屡战,终能成功; 真正的平衡是来自于心灵的一种力量,是一种对待生命与生活的态度。

3.那么,平衡的力量来源在哪里呢?

1. 对自我的正确的认识及合理的定位;

2. 对外部世界的正确认识;

3. 对自己目标和价值的正确认识及手段;

4. 对待世界的正确的态度;

对自然道理 经济道理 人生道理 的求道悟道守道

4.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

本我,就是原始的我,过去的我;

超我,就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

自我,就是现实的我,现在的我

本我—冲动需要立即满足。因此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物质的本我

超我—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精神的本我精神内在需求的满足

自我—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平衡原则(在他我-自我/现实/理想间)延迟满足冲动

5.我们活得到底是“本我”还是“超我”呢?理想境界当然是活着“本我”,像陶渊明,但前提是这种本我已经经高尚的超我转化。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求知,以更高尚的超我转化本性中恶的成分,那样才能活出新的强大的本我。这样的人必是达人。

6.在情绪平衡技巧中,很重要的是建立起尊敬,接纳和爱戴自己的惯性模式。这是导向无条件的快乐的终极条件。

7.

本我——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包括饥、渴、性等。本我之中的需求产生时,需要立即满足。因此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物质的本我

2? 超我——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构成超我的成分是社会道德规范、个体的良心、自我理想等。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精神的本我精神的满足

3? 自我——在现实生活中由本我和超我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本我产生的各种需求,因为受到超我的限制,不能在现实中立即满足,需要在现实中学习如何满足需求。最终的现实状态就是自我。因此,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平衡原则(在他我-自我/现实/理想间)

任何一个人都必须面对自我和外部世界,都必须去处理内在自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无论内向者还是外向者都需要在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一方面,我们需要建构自我,通过和外部世界之间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来建构自我;同时我们需要去适应外部世界、改变外部世界,并得到外部世界的认同,获得价值感,平衡感。

任何一种性格取向的人只要这种平衡被打破,都会产生问题,要么产生心理上的问题,要么在自我内心重新建立一种平衡。

而现实是,社会不是理性的公式,人生也并非一层不变,挫折和风浪往往伴随我们左右,因而我们所建立的任何一种固化的平衡在现实社会中都是脆弱的。因而,平衡它不仅仅是“平静”的表现。我们清楚,平静的河水只是一种表象,其下涌动的汹涌的暗流往往是我们看不到的;同样,一个平静的人,我们往往也难以把握他内心的激烈变化和强大的力量。静止的平衡,我们难以测度他,更无法知晓在激流中能否依旧保持平衡。

X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所以,平衡是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一种表现。

所谓“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不经历世俗的磨练,我们无法真正得知一个人修炼的境界。同样的,一个人内心的平衡如果不经过风雨,也难以得到一个真正的平衡。

平衡更多的是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个表现。一个浮于水面的皮球,不管我们如何击打它,即使它沉到了水底,只要皮球未破,它最终仍将浮出水面。这就是皮球的平衡。也许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皮球在水面的时刻,也许看到的是它下沉的状态。那些都是它的表象,而不是它的平衡。它真正的平衡来自于一种力量,于球和水而言,就是一种浮力。

人也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不可能不遭受挫折和失败,没有谁可以一帆风顺。一个人可以象球那样处于水底,也可以处于水面,这只是她的位置,并不说明什么。曹孟德一生败仗无数,却能屹立不倒;曾国藩屡败屡战,终能成功; 真正的平衡是来自于心灵的一种力量,是一种对待生命与生活的态度。

那么,平衡的力量来源在哪里呢?

1. 对自我的正确的认识及合理的定位;

2. 对外部世界的正确认识;

3. 对自己目标和价值的正确认识及手段;

4. 对待世界的正确的态度;

……

而这些则不是性格的向度所能够回答的,而是更深层次的人生问题,更多地触及人的品质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建构,同样我们还需要在现实中成长。

内心的平衡

安定内心的意思是,寻找到正确的平衡。若你过度勉强心,它会太超过;若你不够努力,它又会错失了平衡点。

通常,心不是静止的,它不时在动摇,我们必须巩固它。让心强壮和让身体强壮不同,要让身体强壮,就得锻炼它、勉强它;要让心强壮,则得让它平静,不胡思乱想。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心从未平静,它不曾拥有过「定」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在一个范围里将它建立起来。我们禅坐,与「觉知者」同在。

专注于呼吸 使身体轻安

若强迫呼吸变长或变短,我们就无法平衡,心也不会变得平静。就如我们初次使用缝纫机,在实际缝东西之前,得先练习踩机器,以使动作协调。修习入出息念也是如此,不要在意它是长或短、弱或强。就只是注意它。我们只是随它去,随顺自然地呼吸。

当它平衡时,就可以将呼吸作为禅修的所缘。当吸气时,气息是从鼻端开始,中间是胸部,最后则到腹部。当吐气时,顺序则正好相反。过程中,只要注意鼻端、胸部与腹部。注意这三点是为了让心稳固,限制心理活动,以便让正念与正知能轻易地生起。

当注意力安住在这三点上时,就可以放下它们,只单独专注于气息进出的鼻端或上唇,无须再跟着呼吸上下,而是在鼻端建立正念,注意这一点上的呼吸——进、出、进、出。

无须特别去想些什么,只要专注于这项简单的工作,让心活在当下。不久,心就会平静,呼吸也会越来越微细,心与身都会变得轻安。这是禅修正确运作的状态。

持续觉知 心是否安定?

坐禅时,心变得越来越微细,无论它在何种状态,都应尽量觉知它。在那里,心理活动和轻安①并存,此时有「寻」②,它是将心带入思惟主题的举动,有多少正念就有多少寻。然后「伺」③会紧接着出现,围绕那主题进行思惟。

各种微弱的所缘可能会不时生起,但我们的正知是关键——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持续觉知它。当我们更深入时,仍要持续觉知禅修的状态,觉知心是否安定。因此,定与觉知两者便都现前。

有一颗平静的心,并不表示都没有事情发生,所缘还是会生起。例如,当我们说初禅时,会说它有五禅支④,除了寻与伺之外,还有「喜」⑤会随着禅修主题生起,然后是「乐」⑥。这四者在轻安生起时并存于心,它们是单一的状态(single state)。

第五支是「一境性」⑦。你们可能会置疑,在同时有其它禅支存在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是「一境性」?这是因为它们在轻安的基础上全都成为一体,它们一起被称为「定」的状态。它们不是日常的心理状态,而是禅定的要素。这五种特相,都不会妨碍基本的轻安,「寻」不会妨碍心,「伺」、「喜」、「乐」的生起,也同样不会妨碍心。心与这些禅支是一体的,这是初禅。

禅定深入时 五盖皆消失

我们无须称它为「禅那」⑧——初禅、二禅等,让我们称它为「平静的心」。当心越来越平静时,它就会舍弃「寻」与「伺」,只留下「喜」与「乐」。心为何要舍弃「寻」与「伺」呢?那是因为心愈来愈微细,「寻」与「伺」的活动太粗糙了。在这个阶段,心停止「寻」、「伺」,可能生起狂喜的感受,眼泪也许会如泉涌夺眶而出。

但是,当禅定更深入时,「喜」也会被舍弃,只留下「乐」与「一境性」,最后,连「乐」也不见了,心达到最微细的状态。此时,只有「舍」⑨和「一境性」,其它一切都停止了,心安住不动。

一旦心平静后,上述的情况就会发生。你们无须对它想太多,当因缘条件成熟时,它自己就会发生,这就称为「静心的能量」。在这个状态中,心不再昏沉,五盖——贪欲、?恚、掉举、昏沉睡眠与疑——都消失了。

心安住于正念、正知 不会落入疑惑中

若心理能量不够强固,且正念微弱,所缘就会偶尔闯入。心是平静得,但平静中好象有些浑浊。然而,它不是一般的昏沉,某些印象会显现——也许会听到一个声音,或看到一只狗或其它东西。它不是那么清晰,不过也不是梦,这是因为五禅支已经变得不平衡与微弱的缘故。

心在这些轻安的阶段中很容易耍花招。心处于这种状态时,意象有时会透过任何感官产生,禅修者无法确认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睡着了吗?不。这是梦吗?不这不是梦……」这些印象从中等的轻安中升起;若心真的平静与清晰,我们就不会对各种生起的所缘或影像产生疑惑,不会生起:「我刚才恍惚了吗?我睡着了吗?我是否迷失了?」等这种问题,因为它们是内心还有疑惑的特征。

「我是睡着或醒着?」这样的心是迷糊的,迷失在情绪之中,犹如躲在云后的月亮,你仍可以看见月亮,但是云让它变朦胧了。它不象已破云而出的月亮,皎洁而明亮。

若心是平静的,且安住于正念、正知上,则对于所遭遇的各种现象就不会有疑惑,心将确实地超越这些障碍。我们将如实觉知心里生起的每一件事,不会落入疑惑中,因为心是清晰与光明的。禅定里的心就是如此。

止与观 相辅相成

有些人发现入定很难,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趋入法,虽然有些禅定,但不够强固。然而,这种认可透过使用智能、思惟与看见事物的实相,而达到平静,并以这种方式解决问题。这是使用智能,而非定力。

在修行中达到平静,并不一定需要坐禅。只要你问自己:「嗨,那是什么?」当下便解决你的问题!一个有智慧的人可以如此做,也许他们无法进入深定,但已有足够的定力可以长养智慧。之间的差别,就入种植稻米与小麦,人们在生计上依赖稻米更甚于小麦。我们的修行也是如此,更依赖智慧来解决问题。当看见实相时,平静就会生起。

智能与禅定的方式并不相同。有些人拥有观与较强的智慧,但定力并不深。当他们坐禅时,并不平静,会想得多一点,思惟这个与那个,直到最后思惟苦与乐,并看见它们的实相为止。无论行、住、坐、卧,「法」的觉悟都可能发生。他们透过观看、舍弃、了解实相与超越疑惑,达到平静,因为他们已亲自看见它。

另外一种人则只拥有少许的智慧,但定力却很强。他们可以很块进入深定,但却缺乏智慧。他们捉不到自己的烦恼,无法觉知它们,也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我们都必须去处不正确的思惟,只留下正见。我们必须去除迷妄,只留下平静。

这两种方式殊途同归。修行的这两面——止与观,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正念是单纯地专注

正念负责「审视」禅定中生起的各种禅支,它是透过修行,可帮助其它禅支生起的因缘。正念是生命,当缺乏正念,或心放逸时,我们就犹如死了一般。若无正念,我们的言行就会毫无意义。正念是单纯地专注,它是生起正知和智慧的因。无论培养何种美德,若缺乏正念,它们便是不圆满的。正念在行、住、坐、卧时照管我们,即使不在定中,它也一直现起。

无论做什么,都要保持警觉。如此一来,惭愧⑩将会生起,对于做错的事会感到惭愧。当惭愧增强时,定力也会随之增强,放逸就会消失。即使不坐禅,这些禅支也会在心中现起。

禅支会生起,是因为培养正念。长养正念吧!它有真实的利益,能在工作的当下,念念分明。若我们如此觉知自己,对错自然立辨,解脱道会变得更清楚,一切惭愧的因消失,智慧便会生起。

我们可以将修行归纳为戒、定、慧:专注于自制是「戒」;心在那些控制之内稳固地建立起来是「定」;对于所从事活动,能完整而全面地了知是「慧」。修行,简单地说,就是戒、定、慧,换句话说,就是解脱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平衡不是中庸,而是每件事情都力求做到最好。

“如果一个公司不具备快速的应变能力,引领趋势,驾驭变化的浪潮,最终的结果不是被收购就是倒闭出局。想在这个行业中不断前进,就必须敏锐,必须因时而变、因势而变。”

我们在寻找两性关系的平衡之前,首先需要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这是根本。

有一个办法能让我们获得快乐,且让内心保持平衡。这个办法有两个要点,第一,对于你最欣赏、对你最具吸引力的东西(吸引力强到你认为假如没有它,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不论是什么,一定要记住:不要把脸正对着它,略略转偏一些。第二,对于你最讨厌、最不耐烦、打从心里憎恶的东西,不论是什么,试着把脸略略转向它。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在于,越想要的东西,越去追它,它跑得越远,就像驴子老是吃不到吊在面前的胡萝卜一样。可是,当你转身不理它时,它反而会倒过来追随你。

所以,要学习平衡自己的心,试着排斥喜欢的,接纳讨厌的,不论情绪、心情、自我形象、嗜好、家人、邻居、敌人、财物,都一样。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该把心爱的花瓶丢掉。不用这么极端,我们还是可以把花瓶摆出来,欣赏它的美,从中得到乐趣。但是不要老把它搁在心头,而是要准备好有一天可能会将它送出去。一物不去,一物不来。

如何才能达到内心的平衡?

  我们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怎样,取决于我们怎样对待自己。如果要了解我们所维持的与我们自己的这种关系,那就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这可能听起来有点奇怪:与我们自身的关系。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是获得其他方面成功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那也就无法让别人信服。精心培育这种能使自己内心平衡的与自身的关系,我们就能找到那种可以令人清晰思考问题的平静。如果我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就能决定往何处去。我能够正确地判断与他人相比时自己的强项和弱点、优点和不足。一个人只有内心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才能确定目标,逐渐实现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想象。

  那种内心的平衡也会传递给身体。如果思维不清晰或者内心不平衡,能量就会分散,身体就会完全在解决不了的矛盾中摇摆不定。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没有一个团队能协同工作,也可以把一个人本身看做是一个团队,更确切地说是一个由强烈愿望和鲜明特征组成的团队。

  我经常会说我们身体里有一个标准的'印第安人的内心'。在看牙齿时我们会体验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大合奏。理智告诉我们:'你做得对,必须看医生!这样你会很快康复!'而恐惧在说:'你坐在那个椅子上想要什么?你只会更痛苦,你会感到不舒服!'勇敢的印第安人说:'印第安人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痛!'而怀疑论者说:'必须要这样做吗?疼痛自己会消失吗?'

  印第安人的喋喋不休冲击着我们,我们的内心波澜四起。我们必须把印第安人的内心统一为一个决定,从而使目标明确并聚集起我们的能量。如果这对于一个人是可行的,那对一个团队也是可行的。'这话听起来很动听,'汤姆说道:'但我想肯定是说易行难。我们中的哪个人不是常常处于矛盾之中,所以我们对是否能做到内心的平衡根本就不清楚。如果要做到这一点,那这个人必然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我们中没有人能完全避免得了,'我反驳道,'此外,我们本来就由于社会地位、家庭和周围环境的不同而在持续地发生着改变。对变化的恐惧会导致一种自我欺骗,它会使我们远离社会。当然我们也不需要总是进行180度的大转弯。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需做一些修正,比如展现出有利于与他人交往的特征。我们不会成为别人,我们只是在合理地组织自己的内心体系。如果我在与他人说话的时候自己没有明确的观点,而是在虚幻和现实中来回摆动,那么就会把我的不安传递给别人。所以我必须先向自己解释清楚自己为何来回摆动。我有哪些害怕的东西?哪些恐惧会让我无法安静,无法继续面对对方?这难道是造成我担心的最终想法?我还担心其他什么冲突?那些新颖的想法总是令人无法接受吗?冲突总是非建设性的吗,难道它们在某种情况下不能充实我的思想?如果我学会了向自己提问,我对否定的答案就不会再产生害怕了。

  '改变是一个态度问题。不仅对饮食是如此,对于工作也同样如此。工作是能产生满足感和成功的一个源泉。但同样过度的工作也会导致倦怠,至少会对一些挑战熟视无睹。如果进展顺利,我们来到一个点上并且停下来问自己:去哪儿呢?工作就是生活吗?或者,难道生活并不如一个花园那样五彩缤纷而香气袭人吗?当然,工作总会给我们带来一点东西。比如物质上的收获。如果我的工作能让我和他人满意,难道这还没有足够的价值吗?但其代价是什么?尽管我的朋友、家人和同事从我的工作中得到好处,却和他们都失去了联系,那是我生活的一大损失。所以要千万小心!

  '最理想的是我的工作能源源不断地给人带来利益和欢乐。我认为最佳的结果是一个产品有意义或我的工作能给人类带来价值。如果它们有助于我的同事实现目标和迎接挑战,那就是有意义的。如果我们没有因为工作饱和而忽视它所发生的变化以及新出现的目标,那么工作也具有很多积极面。'

本我 自我 超我

这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是弗洛伊德对于人格结构进行分析时所提出的概念,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对人格的结构有详尽的介绍。

本我(id)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

自我(ego)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对于本我和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对此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

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吵架的时候,人有时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或者内心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出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论自我,本我,超我

根据从老师那里学来的经验,“本我”和“超我”像两个互相争斗的孩童,由自我来决定谁占上风。本我”似乎是本性,本性有好有坏,本我就也有善良邪恶。“超我”来自社会约束和自身修养,社会约束可能黑暗,自身修养也可能庸俗,所以超我也有善恶。自我像一个双向开关,开向一个就关掉另一个,那它岂不是没有实际指向的内容,仅仅是个抽象的开关。

平常所说的“迷失自我”并非指失去控制(自我的功能),而只是心中憧憬着一个理想的自己,是有具体内容的,所以此自我非彼自我,而这个“自我”在某些人实际指的是本我,另一些人指的是超我。

“潜意识”被认为是被压抑的“本我”,即是说日常生活中最经常的是本我被超我战胜,人们活着常常以“超我”的面目。有的人这个面目便是从求学得来的君子之风,有的人便是小人之气。而“本我”和“超我”总是矛盾的,如果这样,我们公认为君子的本我岂非小人,小人的本我岂非君子?这是不可能的。问题出在:人们活着“常常”以“超我”的面目,但不是“所有”的人“永远”都是如此,即真君子和真小人活得都是“本我”。这也增加了我们认识自己的困难。

本我和超我可以互相转化,恶的本我可以通过求良知,使其善的超我转为善的本我,而取代恶的本我,而后者这时就成为相对的超我了,所以本我和超我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更增加了我们认识自己的困难。

我们活得到底是“本我”还是“超我”呢?理想境界当然是活着“本我”,像陶渊明,但前提是这种本我已经经高尚的超我转化。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求知,以更高尚的超我转化本性中恶的成分,那样才能活出新的强大的本我。这样的人必是达人。

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

本我,就是原始的我,过去的我;

超我,就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

自我,就是现实的我,现在的我。

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可分为三部分:自我、超我、与本我(ego, superego, and id)。潜意识的本我(拉丁字为“it”,原德文字则为“es”)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我们最为原始,属满足需求的思绪;此字为弗氏根据乔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同属潜意识的超我(德文字为“überich”)代表社会引发生成的良心,以道德及伦理思想反制本我。大部分属于意识层次的自我(ich)则存于原始需求与道德/伦理信念之间,以为平衡。健康的自我具适应现实的能力,以涵纳本我与超我的方式,与外在世界互动。认为心智并非具单一与同质性之物此一立论,仍持续深远的影响著心理学领域以外的人们。弗氏极为关注心智这三部分之间的动态关系,特别是三者间如何互相产生冲突的方式。

本我(id)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欲望,一味追求满足,是无意识的。

自我(ego)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约束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矛盾的时候,人有时会的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出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产生。

内心的平衡

幸福快乐是一种选择,情绪平衡是一种能力。

我们本身就是情绪的创造者,也是情绪的打压者。所有内在的乱流或者情绪压力,都源于自我排拒。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接近自己的内心最深处,聆听自己内心最真诚的声音呢?用心去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那么为何不去了解自己呢?认识自己一直是所有人很难真真正正做到的事情,也可以说是极少数的人能够真正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内心的那份心情不需要任何人去触碰,只希望自己能够很好地保存记忆。情绪化是女生们的代名词吗?很显然不是的,现在的社会鱼龙混杂,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轻自己内心的那份无形的压力是我们进行自我调节的最好方法。

我们的目标是觉察与活在当下。情绪平衡技巧教导我们越警觉到压力,阻塞和压抑,以及如何整合情绪并释放它们。在生活中我们将遇到种种的压力,而这些压的来源往往是生活,工作和感情等等。面对工作上的压力我们学会平衡自己的内心,不要去计较自己得到多少,要记住付出自己的多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投入在自己的工作当中。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在无趣的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乐,在生活中活出自己的色彩。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够站在生活和工作一个新的平衡点上。

在情绪平衡技巧中,很重要的是建立起尊敬,接纳和爱戴自己的惯性模式。这是导向无条件的快乐的终极条件。快乐并不是来自于健康,美貌,金钱,青春或权势。快乐也不是毫无理由的发生了,它取决于基因,好运或凑巧,也不是外在的时间结果,她主要来自于我们对自身所发生的事情的评价,以及我们如何评估自己所塑造的一切。爱自己就是快乐的燃料,这也能使你有好心情。没有自我的接纳与自我赞许是不可能快乐的,所以我们要做好快乐的准备,准备接受自己创造出来的所有情绪,这些情绪是我们让它们发生在我们身上的,这也是我们进行内心平衡的重要环节。

每天学会认识自己多一点,了解自己多一点,抚平自己内心的那份创伤,让自己收获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