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进行着,小长假将来临,办公室的小伙伴们越来越少,我决定守好节前两天岗。
秋天的早晨,凉风习习,特别适合跑步。早上七点开始,围着隔壁的大学校园,路线方方正正的,一圈大概是1.8KM,平时跑2圈,今天有点逞强,慢跑3圈5.4KM。路上经过一所小学,背着小书包上学去的小儿郎们多起来,小眼镜的比例大约70%,高年级的有些看着成熟些,不过我眼里看到的都是满满的稚嫩。
大学操场上军训的大一学生们已经开始走正步了,1~2~3~4,勾起了我年少的回忆。24年前17岁的我第一次远离父母的照顾,踏入大学,当时武汉燥热的天气、不太适应的饮食和军训的劳累,我电话里随口说了句“爸妈我好想你们”,第二天,他们就带着无限的关切出现在我的校门口,其实距离他们送我到校报到不过两周,搞得我有些不好意思了。每每想到这些,心里很暖,眼角湿了,嘴角笑了。如今他们都已不在,我学会了很好地照顾自己,不会让他们再操心。
跑完收拾完毕到办公室,给大大小小的绿植们浇水。有一盆已经回天乏力了。可能是上次水浇多造成烂根,还好其他都活着。等到合适的时候我再移栽一下吧,上次移栽的一盘现在活得还行。凡事都是能做很容易,做好不简单,养花种草也不例外。
早餐是包子豆浆,想起好久没有喝过豆浆咖啡了。搞一杯,一边慢慢品,一边开始了一天的不算忙碌的工作,还抽空发表下今天的日更,计划下午整理下读书笔记,想了几天了还没动笔,看看吧。趁着手热,先记录下:前面也分享过周岭的第一本《认知觉醒》偏向于what和how,第二本《认知驱动》添加了why。他并不是科学研究者,我认为他是一名优秀的文字的搬运工,能把这么多枯燥的理论用简洁有趣的语言整合在一起,确实很厉害。当然这是他个人的理解和诠释,不需要都认同,取己所需即可。他最让我佩服的是他是一名优秀的知识实践者,做到了“知道并做到”,还影响到更多的人,让我看到了坚持努力的希望,愿意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