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小白(一):我为何写作

 写作于我只是工具,不是目的。我的目的是记录生活,记录工作中学生的成长点滴。

成为一名教师,记录学生的成长,亦是我读师范学院时的梦想。源于我的大学老师黎博士,我们习惯称呼她为黎博。黎博从教学院的教育学。她的课,教室总是人满为患;她提的问题,学生们总是争先恐后地回答;她布置的作业,学生们总是超额完成。曾经她让我们思考什么是教育?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哈姆雷。有个学生竟写满了整整十页的信签纸来论述这个问题。

是怎样的教师才会有如此魅力?为何她的眼睛总是散发出智慧的光芒?为何她的课如磁铁般吸引人,又如鸦片般让人上瘾?

据了解,她每天都在博客上写教育笔记,记录学生及孩子的成长。已有数个出版社向她约稿出书。

开始读师范学院,我还于心不甘。但看到黎博,我坚定了我的教师路。

于是,我开始阅读有关教育类的书籍。这让我初步了解了魏书生、李吉林、李镇西、张思明、杨瑞清、李烈、李希贵、朱永新等我国现代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品读着他们的教育之路,我倍感感动与欣喜!读吴非的《前方是什么》,我看到了中国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所导致的教育的诸多隐患;读李希贵的《学生第二》,我重新认识到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读万玮的《班主任兵法》,他的智慧与胆略令人拍案叫绝……

而读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的李镇西的作品,他每天践行的五个一工程:“1、 每天上好一节课;2、每天思考一个教育和社会问题;3、每天找一个学生谈心;4、每天阅读不少于10000字;5、每天写一篇教育笔记。”它着实令我震撼与感动,时刻鞭策着我前行!

于是,我也暗暗下决心要向李镇西老师学习。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李老师每天五个一工程,那我就每两天五个一工程吧。但每两天五一工程,谈起来容易,执行起来却不尽人意。尤其是写教育笔记,也许是我才疏学浅文笔拙劣,坚持不到一个月,我就默默地放弃了!

  但是我还于心不甘,时常在朋友圈记录与分享学生的成长点滴,享受为人师的恬静与幸福。通过朋友圈的记录与分享,我不但赢得了家长的信任与支持,还鼓舞了许多对教育失望的年轻老师!

我与孩子们的课间

 然而,迟迟没有持笔写教育记录,让我像做错事的小孩一样,内心备受煎熬!是内心的召唤让我再次握起了记录的笔!哪怕不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哪怕拙作味同嚼蜡,但我相信写总好过不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过完一整个暑假,青山村小学校园已经杂草丛生、落叶满地。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扫掉花圃里菠萝树掉下的枯叶,一起撕掉教室...
    素系华年阅读 2,425评论 0 0
  • 我和同学去电影院看完了《前任3:再见前任》,选的是跨年场,零点的钟声敲响时,身边的情侣们都紧紧地抱在一起。...
    诗语远方的温度阅读 3,772评论 0 0
  • 哲学给我带来了什么,它带来了对概念的清晰化,对人的体验的感悟化,也就是说概念不能只是抽象的,必须要以人自身的体验去...
    玩哲阅读 9,963评论 4 72
  • 【零】 如果我接下来写的是一部小说而非真实的故事的话,那真是太好了。 【壹】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
    山神学长阅读 3,207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