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城关镇东街小学 陈凤
阳春三月,朱永新教授《新教育》一书,让我读的如痴如醉!新教育的理念还在脑海中回荡,一条条理念,一件件实例,给我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使我的教育生活充满了阳光,使我和孩子们相处更加融洽了,孩子们的学习劲头足了,学习氛围更浓了!正朝着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延伸……
不知不觉中迎来了四月的阅读,苏联作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从李校长手中接过沉甸甸的书籍,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想看看就有哪一百条建议?打开书,书墨之香沁人心脾。心想一百条建议呀!我是一条一条逐条看呢?还是选我最急需的看?先把目录看完吧!心里这样想着,但是,当我看到第六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时,我停下来了,心想,这不是我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吗?立刻把书翻到18页。
正如书中所说:“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书中也说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书。有句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数学科目题目都读不通读不懂谈何解题。我们班上不乏这样的学生,分析错题时就发现不理解题意,随便填上答案,当你把题目读出来分析后,他们也能选择正确的答案。
书中说到一个叫费佳的学生,从三年级是后进生,到五年级的进步生,再到七年级毕业后,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为一名高度熟练的专家————机床调整技师。老师付出了很多心血。老师是这样说的:我只教他阅读和思考。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他的觉醒。是的,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老师工作起来就容易了。回想自己对待后进生工作,虽然也鼓励阅读,但是没有针对性,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分析后进生落伍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指导后进生树立自信,加大阅读量,用大量的阅读来克服困难,从而不使一个学生掉队。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