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一家企业一家公司的利润越高越好,也包括我。大家买股票也会青睐于财报上利润高的公司,因为赚钱能力强。
2月27号周二晚8点的得到例会,罗振宇老师分享了《华与华方法论》书中的一个结论,让他眼前一亮,我听完之后也刷新了对“利润”的认知。很多人说企业目的是对股东负责,或者对社会负责,对顾客负责,对同事负责,企业要增长。这个结论不这么认为,他说错,企业的目的不是增长,企业的目的就是永远存在。
事实与大家逻辑不同,真实的企业是把利润最小化。除了把成本降低,把效率提高,还要把利润最小化。目的很简单,建立“壁垒”以至于其他人进不来。
例如从前的洛克菲勒石油公司,把美国的石油产业垄断之后,使得石油价格从几美元每升降到几美分。如此之低的价格,迫使其他潜在的竞争对手放弃进入石油行业的想法,低利润策略依旧让美国人帮助洛克菲勒成为当时的美国首富。当初被称为“价格屠夫”的小米手机,也因为低利润策略硬生生地在手机红海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当你把企业利润最大化,实际上你给自己埋下了一个特别大的风险。利润最大化,意味着现有的利益分配制度是不完善的。一家企业要想完成一单生意,需要各方面资源的协同,依靠战斗在第一线员工,在经济学上这是一个把“饼做大”的过程,如何合理地分饼,影响着所有人的积极性。
当企业自己独占最大化利润,就会有人觉得这行钱这么好挣,为什么我不自己挣?他就会去创业,会跳槽愿意进行更合理分配的公司。把己方同盟变为敌对,等于是在用利润最大化来拆自己的台,这账很好算。
小到路边早餐店,大到上市公司,那些创业者们每天勤勤恳恳去工作,除了为收入,更多的是害怕自己的事业倒闭。一家企业对未来投资获得增长,对现有的制度与产品迭代,都是为了更好地“存活”下去。
我们都知道经济运行有周期性,一家利润高的公司在经济良好的时候活得很好,各种支出。但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比如经济危机、竞争对手抢夺市场、消费者爱好改变等等不确定因素发生时,习惯了好日子的企业是否能够适应环境?让大家熬过这段“冬天”。
过高的毛利率,也会让一家公司丧失“反脆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