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跟人聊天,因为可以听各种故事,谈论各种心情。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她从小到大一直觉得:活着第一要紧的事,就是尽可能避免被人耻笑。她当然觉得非常不对,但是这就是真实想法。她说现在想来,她所做过的一切错误的决定,造成的一切失败的后果,皆源于此。
没有人能对幼儿时期的事记得久远,除非是那种能把幼儿从懵懂中唤醒的事。有件事时隔40年她仍然记得,也许一辈子忘不了。她幼时与爷爷奶奶同住,每天早上奶奶带她去山上割草喂兔子,那座小山是当时城里唯一的风景区,偶尔爷爷也会一起去。有一天,山上来了个摄制组拍风景片,他们正好经过,摄制组想要这个四岁的可爱小女孩在摄影机前摆个pose,表示风景秀美,人民安居乐业。然而,这丫头死活不从,冰棒利诱也不从,好言相劝还是不从。大人只好带着她悻悻地回了家。那时候电视机都是个稀罕物,更别说上电视了,一笑成名的好机会,这傻孩子怎么就不上呢?这事在家里被议论了好长时间,责怪、惋惜,甚至恨铁不成钢,在家外也偶尔会被提起。她至今还记得那个情景:她在大人中间站着,无力躲闪他们剑一般的目光和话语,好像一个哑巴,不会辩解,但她知道自己错了,她后悔了。后来那部风景篇真的播出,邻居们围着电视机找到熟悉的场景。她在人群中躲着,偷偷从人缝里盯着电视机,她多希望那里面有自己的身影,哪怕只有一个画面,她就再也不会让大人们失望,再也不会被嘲笑了。然而没有。随后很多年她仍然幻想着有个摄制组来找她,她一定答应,一定会笑得很可爱。然而也没有。打开她心智的是羞耻感,伴随她半生的也是。这件事的印象如此之深,以至于她在面对任何人,做如何决定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别人会怎么看?会不会丢脸?会不会被羞辱?父母会不会失望?她绕过一个个浅滩岸礁走到今天,蓦然发现自己竭力避免的那些东西不但让她活得不痛快不真实,而且并未离开,甚至左右了她的人生。
羞耻感从何而来?会造成什么?圣经第一篇——《创世纪》开宗明义:神如何创造人,人又如何离开神。人原本是赤裸裸的,在伊甸园里与神生活在一起,享尽恩泽天宠。有一天夏娃受蛇的诱惑吃了“智慧果”,于是“眼睛就明亮了”。当上帝四处寻找他们的时候,亚当说:“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随后上帝将人逐出了伊甸园。在吃了禁果之后,得了所谓的“智慧”,看到自己赤身露体,便感到羞耻,于是躲了起来。人并不了解,在上帝的眼中赤裸裸的人毫无隐瞒,和初生的婴儿一样纯洁无疵。但羞耻感令人对自己的身份价值产生怀疑,羞愧难当,最终将人与上帝分开。人和人之间也是如此,一旦有了羞耻感,立刻想到的是逃避、离开。有人认为,童年时所受的羞辱根本不是事,玩玩乐乐就过去了。偶尔的羞辱或可增强孩子的防御攻击的能力,但如果父母持续地严厉苛责甚至羞辱,孩子能做的是用各种形式进行逃避。
羞耻感是人类面对羞辱和耻笑时的应激反应,过多的外部刺激将被动的应激反应强化成主动的防御机制,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就像我的朋友说的那样,她做每一个决定之前,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被耻笑”,不知不觉中“不被耻笑”、躲避羞辱、避免失败,成了她的人生目标。当挑战来临,她不是披挂上阵抖擞精神去战斗,而是退缩甚至逃跑。怕做不好事情被耻笑,干脆放弃不去尝试。一个好男人摆在面前也不放胆去追求,追不到多丢脸。一切的好事都与她无关,还没有开始便已经放弃。即便她再聪明、再有才华,有沉重的精神沉疴压着她,她也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更无法实现。
上帝都没有保证人生一定是完美的,人又有什么权力要求别人做到自己认为的完美?也许我们的丈夫不英俊,钱也不多,我们的妻子不美貌,持家无方,我们的孩子成绩不理想,但无论如何这些物化的东西都不是我们可以相互羞辱的理由。家人是拿来爱的,不是拿来羞辱的。我们的话语力量如此强大,可以叫人死,也可以叫人活。有些话想清楚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