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这是真的吗?有知识才有安全感,这也是真的吗?
赖以生存的知识力
如果你能正确应用,是可以成功逆袭。我们能依靠自己,能依靠赖以生存的知识力,我们所依靠的知识应该是指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能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并快速学习知识,分享知识,使用和创新知识并创造价值的过程。知识不去使用,不去创造价值,那还不能成为你的赖以生存的知识力。
你的"无知"现状
别以为整天看手机你就有了知识,你看得只不过是大量的信息而已。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爆炸会引起信息犯罪,信息污染和人们的信息焦虑。我们淹没在信息中,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对于知识的爆炸,解决的方法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知识需求。知识虽多但人生有限,如果知识不能为你所用,不能成为你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你也没有作用。
知识分类
知识也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能够用语言,文字,肢体等方式表达清楚的知识。隐性知识则是虽然知道如何做,但却很难告诉别人或者写明白,说明白的知识。从掌握知识的角度讲,大量的知识以隐性的成分存在着,隐性知识显性化成功现代人的一项必备能力。比如说出来,而且要说的好,那演讲能力是不可缺的,写出来让更多的人获益,你的写作技能也需要打磨,你如果不能显性化你的知识,就无法建立你的竞争力。
学习知识-你会学习吗
现在的知识让人眼花缭乱,如果没有学习目标的话,就会发现所有的知识都有价值,都应该去学。那如果这样的话,你将会被知识"淹没"。但我们学习知识的第一步应该是确定自己知识的方向:学习什么才能给自己的竞争力带来最大提升。如果你不能确定正确的方向,那么学的再多,再广也没有用,因为你无法正向的积累,你在任何领域都是初学者和新手。
确定学习方向以后,就是学习的方法和工具问题。如果你想掌握某一个领域的知识,除了读书,上课,还有哪些途径,比如看电影,旅行,与人交流等等。
人生短短数十载,时间是一个最稀缺的资源,而且是一个无法购买和复制的资源,所以在知识的学习中你必须要考虑知识获取的成本问题,这个成本除了金钱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成本。
人不是为学知识而活着,所以我们的一生一定要去寻找更多的快乐,比如我们锻炼身体,去游泳,去唱歌,跳舞。但是从知识获取的角度来说,在时间固定的情况下,我们要学会判断知识学习方式的价值,也就是说要提高"价值/时间"的值。
通过这个简单的四象限图,我们可以看出:
1是那种花费时间比较长,获得价值较高的活;
2是那种花费时间比较短,获得价值较高的活动;
3是那种花费时间比较短,获得价值较低的活动;
4是那种花费时间比较长获得价值较低的活动。
保存知识-用时能找到
将所有的知识都记住并能方便自如地使用,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这就需要把知识进行储存。有的知识你需要知道在哪里,当需要的时候可以查找到并应用,有的知识储存在别人大脑里,你只需要知道如何找到这些人。
保存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使用的时候能最快速和准确的查询到相关的内容。这也与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一样,也是不需要让你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记在脑袋里,你只需要把它保存起来,到时候想用立即查询到。
知识共享-让人知道你知道
对于知识工作者而言,其核心竞争力的根源并非是他现在已经拥有的知识,而是他能够确定自己的方向并持续的学习,使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你知道也要让别人"知道你知道",只有让其他人知道你知道,你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
如果你想将你的知识共享和传播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虽然你觉得自己知道了,但这种知道是支离破碎不系统的,你需要再学习和实践,这在无形当中也促进了你对知识的深入掌握。
知识使用-让知识带来价值
我们所掌握的知识的目的在于让知识能够发挥作用,让知识帮助我们生活的更美好,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效率,赚更多的钱,让职位更高,形成个人的影响力等等。
个人知识的价值由两个因素决定,知识的独特性,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象限,其知识拥有不同的价值。(如下图),在4个象限中,如果你成为"知本家",想没有价值都不行,想默默无闻都不行。
知识创新-用创新超越竞争
未来很多人都怕被机器人所取代工作,但是你只需要掌握了知识的创新,你就不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