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下金融理论里的三元悖论问题。
三元悖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或者蒙代尔)针对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它的含义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这个定义,我是从百度上搜的,估计应该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我的观点很直接: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话语陷阱,也是一个极度扯淡的论断。
独立的货币政策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必选项,是不可以放弃的东西。
一个国家,独立的标志有两个:一个是国防独立,另一个,就是货币独立。
什么是独立?所谓独立,就是别人不可以过来抢。
一个不独立的国家,任何经济学理论都不适用,因为在这样的国家里,财富的生产没有任何意义:为了让别人来抢吗?
举个例子,日本为什么会有失去的30年?网上有各种分析,但实际上,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最根本的原因:没有主权,这就是一个必然发生的事情。
放弃独立货币政策,让别人可以合法的到你的国家来随便掠夺,还美其名曰“开放”,这已经不能用弱智来形容了,这是在侮辱弱智-这么做的人,没有任何智商可言。
汇率之所以不稳定,是因为现在所有国家的货币,都是所谓的“信用货币”,之所以打个引号,是因为这些货币根本没有信用-本质上,都是政府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的纸而已(强调一点:千万相信那些货币是债务之类的鬼话,美国从来就没有想过还美债好吧,否则怎么可能肆无忌惮的,不停的提高债务上限)。之所以没有信用,是因为货币没有锚,理论上,价值承载量为0。所以,现在的汇率,都是博弈的结果。并不能体现货币之间合理的交换比例。
既然是博弈,那么,最后的结果,就一定是大鱼吃小鱼,强势的货币洗劫弱势的货币。这个结果,和策略无关-讲的更直白一些,这种游戏规则之下,弱者无论怎么挣扎,都摆脱不了被生吞活剥的命运。
只要大家以这个悖论来指导货币政策,那么,最有利的就是所谓的“世界货币”,方便这个“世界货币”割所有人的韭菜。
所以,提出这个悖论的用心,极其的险恶:想要资本流入发展经济吗?想要稳定的汇率吗?很简单,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打开国门,把强盗放进来!
难怪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们要记住:现在所谓的“世界货币”,就是一张纸。这些纸通过流入和流出,就掠夺走大量的,实实在在的,本该用来改善国民生活的商品。通过武力掠夺,是明火执仗的抢;而通过货币来掠夺,是一种隐秘的,高明的,看上去文质彬彬却更加恶毒的吸血。
吐槽完毕。
下面,从纯粹的,专业的经济学的角度思考一下:
这三点,真的做不到同时成立吗?
结论是否定的。
我们可以先看一个事实和两个假设: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三元悖论存在吗?不存在是吧?为什么?
假设某个国家,有用不完的黄金(我们可以脑洞大开的想象,这个国家在地球外找到了一个巨大的黄金小行星,并且具有开采能力),那么,这个国家把货币锚定黄金,是不是可以三个条件同时可以成立?
用不完的黄金好像有些脱离现实,那么我们可以做另外一个假设:假定某个国家,实现了核聚变发电商用。然后,用货币锚定电,固定一块钱可以买几度电。这种锚定下,三个条件是不是也可以同时成立?
所以,问题的根源,出在货币的属性上。
三元悖论存在的前提,就是货币以《规则论》所定义的无限货币的形态存在。无限货币状态下,货币的理论价值承载量为0。 所以,只要解决了货币价值承载量问题,那么,三元悖论将不复存在。
而即使是现在,人民币锚定电,现实中也是可行的:首先,中国有极大的光伏发电的资源空间;其次,当人民币锚定电,本质上就是用中国强大无比的产能为人民币背书,事实上,这种锚定下的人民币,价值载量中,还有劳动的成分,而劳动,其实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货币锚定物。
三元悖论成立的条件下,很多所谓开放经济,其实是没有政策选择的,因为任何政策选择,都只是在选择被怎么割韭菜,但是,被割韭菜的命运,是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的。
这不应该是一个经济学的名词。
因为真正的经济学,不会那么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