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绝后龚自珍2

龚自珍是名士大家,也是才子文人,俗话说自古文人皆风流,龚自珍也不例外。

变自珍长相怪异,脑袋中间凹下,四周凸起额头扁,下巴翘,个子矮小,两眼炯炯有神放亮光。他不是以貌取人的翩翩美男子,但偏偏一路都有丰富的情史。

有人说,他就是现实版的贾宝玉。的确,他和贾宝王一样,有众多红颜知己,长年生活在女人堆里,女人们都趋之若鹜爱他。只不过,贾宝玉是小说里的虚构人物,而龚自珍,玩的都是真格的。他绝对是一个可以和要宝玉相提并论的多情种子,而且,他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敢于直白地礼赞少女的文人。

虽然古往今来,男子皆爱美人,但并没有人明目张胆地提出赞扬少女的主张,《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就首度这样称赞少女:女儿是水做的。

以致于其后几百年,众多文人雅士、作者及爱美之人士等,都以“水”来形容女人的美,究其源头,发明者竟然就是贾宝王。

龚自珍也认为,女孩子的闺房是天地间最美好的地方,积天之灵,聚地之德,有香艳萦绕,有温柔包容,提天地之合,注如水温情。他还为此写下一首极其惊艳的诗文:

“世上光阴好,无如绣阁中,近原生智慧,愁亦破鸿蒙。”

这首诗的意思就是:世上再好的光阴,都不如女孩闺房中的那一缕光阴美好,在房中与姑娘独处一室,隔近看她,那光洁的额头上可以滋生出许多智慧出来,若然她突然愁绪涌起,那不仅是更生动更美丽,就连天地间的这一股浑沌之气,也被地这一股动人的忧愁给破解开了。

对女孩的评价如此之高,不仅能够看出,他情史丰富,曾多次在女孩闺房中流连往返,甚至还能判定他对女孩子的迷恋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由迷恋演变到了崇拜和敬重之情。

虽然从表面上看,龚自珍是一位多情公子哥,有见一个爱一个之癖好,而且又会写浪漫情诗,似乎让人感觉很天真很纯情,确实有几番惹人喜爱,但是,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这种男人会比较敏感,很容易坠入情网,便不容易长大,而且给某个女孩子的爱更不容易长久。

这种人格特点若是放在今天,我们会毫不客气地将他定义为一类人种:渣男。

他确实够“渣”,在青年时期,他一路由杭州到北京考取功名的时候,每一个不同环境都会碰上一个不同的姑娘,每一个他觉得钟意的姑娘,都会一腔热血地为对方写下情诗。

有一次在青楼中,他又碰到了一个姑娘,两人一见钟情爱得死去活来,姑娘坠入爱河也发誓非他不嫁,他许诺姑娘,很快就会回来为她赎身。可是离去以后没多久,他的山盟海誓也化成了乌有。他自知自己不可能为姑娘赎身又娶她为妻,于是,托人送来两首诗词,以深表欠疚,如此则已,这段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由此可见,这确实是一个才高八斗的家伙,他多情泛爱,同时又狂傲不羁。

他的这种才能和性格的养成,其实离不开一个人,他的母亲。

龚自珍的母亲段训,是清代大学问家段玉裁的女儿,段训本人也是一位诗人和才女,她聪明伶俐,非常有涵养。龚自珍出生以后,都是她亲自为儿子执教,教他背古诗教他练字写诗。经过这种高质量的启蒙教育,龚自珍很早就流露出诗人的天赋。

外公也非常疼爱这个孙子,一直关注着他的成长。在龚自珍青年时期,时常过问他近期的作诗情况,并要求他将写好的稿子给自己查看。

段玉裁看了青年写的诗后,七十多岁的老人,感慨万千,给了新时代小青年一个很高的评价,称他将来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可能会赶超李白。

外公还提出,希望龚自珍将来不仅限于成为一位名士,而是要做名臣、名儒,要做大学者,要有大作为,成为国家的栋梁。

其实龚自珍少年时就已经懂得,如果他能做到众望所归,就必须要走传统的土大夫之路,意即参加科举考试。

但偏偏造化作弄人,龚自珍注定就是个跟考试不结缘的人,每次都考不中,以至于反复很多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功名。正是因为这种屡考屡不中的规律,龚自珍后来在教育界也掀起了小小的波澜,内部人都这样传言:让他考试通不过,可能得挨骂,让他考试通过了,还是得挨骂。

这说明,那时的教育界,普遍认为龚自珍就是一个狂傲不羁的人。

不过最后一次,终于时来运转,在他三十九岁那年,考中了一个进士,本来可以入翰林当一个大官。但倒霉的是,当年的主考官曹振镛考虑到这种大才后生进入翰林之后,肯定会提出一些新政之类的主张,这必然会对他们这一代元老造成威胁,于是以“楷法不中程”为由,将他列入优等生之外。

这样一来,他不能进入政府要害部门担任要职,而只是大材小用地当了个文书类的小官。


虽然龚自珍仕途之路坎坷,但他才气纵横的名声还是非同凡响。由于名气过大,他认识的朋友也非常广泛,上有老者,下有平辈,大到大学问家,小到平民百姓,都愿与他结交。

这其实又展现了龚自珍的另一面:豁达随性,好交朋友。

他就是这么纯粹的一个人。在北京为官期间,一到周末没事干,他就会带上一壶酒,雇辆车,到丰台那里去赏花。丰台是美丽风景区,当时开有芍药和海棠,龚自珍热爱这些大自然的美景,于是一边赏着花儿,一边喝着酒,这时,如果有谁从他身边经过,他刚好又看着顺眼的话,就会拉过来一起赏花饮酒,丝毫不

受礼法拘束。

但滑稽的是,他的这种随性豁达在场合不适宜的情况下,又会起破坏作用。譬如有一次在叔父家,叔父正在堂前会客,他在隔壁看书,他听到叔父跟客人讲为官之道。谈到为官之人,字应该写得端正,要善于察颜观色等等,其实这么说也无可厚非,谁知,他听到后,竟然很不客气冲进去,当着客人的面,反驳长辈,搞得长者很失面子。而他呢,一吐为快后,当没一回事一般扬长而去。

从这层意义来看,其实可以猜测出,他和叔父的关系肯定是不和的。

至于《己亥杂诗》是如何问世的?那是龚自珍在北京为官时,刚好叔父被调到他的部门成为他的顶头上司,根据官场规则,家眷同在一个部门的,下属必须回避,要么调到其它部门,要么引咎辞职。

龚自珍不愿意再到一个不合适的地方委屈求全,所以干脆潇洒离开官场。

离开北京,他准备到杭州,这一途中一年多时间里,他创作了《己亥杂诗》。诗集中的315首诗,全部是在这一过程中创作出来的。

纵观龚自珍一生,虽才华横溢、桀驾不驯,但仕途之路并不顺畅,在官场上不受待见,人源也没那么好,跟叔父的关系也很僵,却偏偏跟林则徐、魏源等人关系很铁。因为龚自珍博学多才,口才极佳,对新疆地理了然于胸,还提出在新疆设省的创新方案,这让林则徐大为赞赏,后来两人成为知交。

遗憾的是,这样一位才子大学士,却命不长久,离京后赴江南,途中创作了《己亥杂诗》,但两年之后,暴疾而亡,终年仅四十九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刚划上圆满句号的2019年,正是农历甲子年中的己亥年。《己亥杂诗》也正是龚自珍创作的诗集。 历代读书人只要知晓龚自...
    老绵羊七夕阅读 4,464评论 1 2
  • 如何摆脱冲动,做出一个好决定? 决定:在你做决定的时候,不要想你会得到什么,而是想你会失去什么。关于“决定”这个词...
    稻草人_2ba6阅读 2,548评论 0 0
  • 今晚是家长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日子,我向老师询问了孩子的在校情况,老师的点评都是很老实,上课能认真听讲...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_47ef阅读 2,635评论 1 1
  • 小孩子就像一张纯净的白纸, 汲取外界的色彩使自己羽翼丰满。 未经人事的他们, 又像一块完全干燥的海绵, 倾向于吸水...
    萌达众筹阅读 2,865评论 0 1
  • 【情景再现】 上完六节课后,小燕子觉得两腿发软,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到桌上两摞的作业本,她顾不上咽干嗓子疼,急忙拿...
    Sailing333阅读 1,83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