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多少次,我因学生上课不回答问题而苦恼;因学生回答问题时“顾左右而言他”而伤心;为学生“启而不发”而气愤!那时最希望学生能和我有点“默契”,懂得我需要他回答什么并能适时回答出来。记不清多少次,我为上课不能及时合理处理学生生成而苦恼,为自己缺乏教育机智而难过。那时的我,如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看不见灯塔,也没有指南针指明方向,忙碌着,迷惑着,我在心里呐喊着、追问着,行云流水,水到渠成的课堂到底如何才能实现?直到我遇到这本书,解开了我心底的疑惑,让我的认知不知升了几个级别,它就是《备课到底备什么》!
这是一本教会一线教师看人背后的书。当我们端坐台下,怀着敬仰的心情,目光灼灼地紧盯着台上名师上课,不时用笔记录着,用照片保存着,生怕错过某处精彩瞬间的时候,肯定更想知道名师是如何备课的!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它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一种经验,一种方法,一种借鉴,一种参考,它让我们不仅看名师如何上课,更让我们知道名师是怎样上出经典课的!
本书收录了余映潮、王君、肖培东、朱震国等名师的备教手记。让我思想受到震撼的首先是朱震国老师所写的《<勇气>的备课与教学笔记》 。曾有幸,现场聆听过朱震国老师讲授郑振铎的《猫》一课。现在留下的印象就是朱振国老师声音很好听,主持人曾介绍他普通话很厉害。那节课主要讲了什么?说实话我没有理解,课下也跟同行的老师一起讨论,还是没弄明白。阅读《<勇气>的备课与教学笔记》书中写到“评课过程中,朱老师说,同课异构的另一位老师直言“看不懂”。王荣生教授评课补充语是:招招无招,未必最后一定就是好招。朱老师这节课,很多老师可能没有听清楚,没听明白。朱老师的教学语言需要认真去听,还要仔细去看,看说话时的表情、手势等等综合起来去理解。”看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听不懂”原来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当时我以为,没听懂是因为时间有限,教学过程没有完全展示。现在看来不是这样的原因。不走寻常路,有个人独特风格,或者说辨识度,应该是朱老师的特点吧。
再回看第1部分备课过程,有这样一句话:阅读教学,除了文本,“我”一向很少或几乎没有参考相关材料的习惯。啊!?反思自己,阅读教学,除了文本,我一向有参考大量相关材料的习惯,备课过程中阅读最多的就是教学参考了。读了这段话,我恍然大悟,教学参考当然可以看,但一定不能缺少自己对文本的粗浅理解,哪怕是错误理解,少了这一步,缺失的不仅仅是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机会,更是自我的缺失。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是思想的传递者看,如果教师本人都不敢有或者没有自己的思想,如何传道受业解惑呢?
这本书让我领悟备课方法的是王君老师所写的《贾平凹<风雨>备教笔记》王老师提到,备课读教材永远是第一步,老老实实地读,扎扎实实地读。素读,不要看任何参考资料,不要有任何外援,只用自己的眼睛去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我们生在这样一个获取资源相对容易的互联网时代,太多老师想要走捷径,直接在网上搜教学设计,这样虽省力,但也堵塞了自己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之路。长远来看,也不能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我想到了韩军老师提到的陌生化阅读,很多时候,教材一遍遍教,熟悉了教材,也丧失了深挖的动力,本来有创意的阅读教学,成了一遍遍的重复,可悲,可叹!备课的第二步是“联读”,阅读对作者的相关文字,王老师提到,面对任何一篇经典文本,其视野起码应该是这个文本本身的5到10倍。有了备课期间的精耕细作广泛阅读,上课才能成竹在胸。
这本书让我获得勇气的是肖培东老师的《那儿,多余的东西是没有的——<祝福>备课与教学手记》肖老师详细记载了他备《祝福》一课的过程、上课过程、课后的反思。“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告诉我们一课一得,不可贪多。“课堂,最怕没有意外。语文老师,最怕缺失发现和捕捉意外的眼睛”告诉我们,提高备课质量,从文字中出生入死,几个来回,使文字如出自我口,选择好教学基本点,在动态推进过程中,敏锐捕捉新的教学资源。语文,其实很简单!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和前提,如何备好课?《备课到底备什么》会给出最好的答案,有时间大家都来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