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深入理解和把握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五个“必须统筹”的重要论断,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首先,我们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可替代,但政府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政府应通过制定政策、监管市场,确保市场机制健康运行,同时激发市场活力,实现“放得活”与“管得住”的平衡。
其次,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强大的供给能力支撑了外贸的稳步增长,并创造了有效需求。通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可以创造和引发新需求,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正是供给创造需求的生动体现。
再次,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创新的核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这将有助于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此外,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是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由之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的必然要求。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更应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国内外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扩大内需的重要性。扩大内需不仅是经济稳定的需要,也是经济安全的战略举措。通过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大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我们可以激发内需潜能,夯实国内大循环,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需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动态平衡。一方面,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平衡性;另一方面,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总之,五个“必须统筹”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规律性认识,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学习好、领会好、运用好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用科学方法谋划和推进经济工作,我们定能掌握发展主动、做到行稳致远,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