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门诀别:铜盒开启,盛唐归途
有一天,苏州下起了大雨,跟我穿越那天的雨一样大,像是有人在云端把水库打翻。我和阿桃坐在店里,看着窗外的雨,阿桃靠在我的怀里,说:“公子,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吗?你躺在客栈的床上,醒来后还问我是不是地府。”我笑了,说:“当然记得,那时候我还以为自己死了,没想到会遇到你,遇到这么多好的人。”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我打开门,只见一个穿着破烂的道士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罗盘,对我说道:“施主,我看你身上有股奇怪的气息,像是来自异世,你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物件?”我心里一惊,难道他看出了我穿越者的身份?
阿桃也从里屋走了出来,紧紧抓着我的胳膊,警惕地看着道士。道士倒不在意我们的防备,只是目光落在我腰间——那里挂着我一直随身携带的铜盒子,用红绳系着,藏在衣内,刚才开门时不小心露了出来。
“施主腰间的物件,可否让贫道一观?”道士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力量。我犹豫了一下,心想这道士既然能看出我来自异世,说不定真能解开铜盒子的秘密,便解开红绳,把铜盒子递给了他。
道士接过盒子,仔细端详着上面的花纹,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此乃‘异世之器’,花纹似‘天枢脉络’,却又带着‘人间烟火’,奇怪,真是奇怪。”他又把罗盘凑到盒子旁边,罗盘的指针突然疯狂转动起来,发出“嗡嗡”的声响。
“施主,你这盒子是从何处得来的?”道士抬头问我,眼神里满是凝重。
“从阊门的一家古董店买的,店主说是从古墓里挖出来的。”我如实回答。
道士叹了口气,把盒子还给我:“此盒乃‘时空之钥’,能连接不同的世界,施主能拿到它,说明你与它有缘。只是这盒子已沉睡千年,若想唤醒它,需找到‘三物’——西域的‘火纹玉’、江南的‘水魄珠’、长安的‘土魂石’,集齐三物,方能打开盒子,回到你原来的世界。”
我心里又惊又喜——原来真的有回去的方法!但听到需要找三样稀有的宝物,又有点犯愁:“道长,这三样东西在哪里能找到?”
道士摇了摇头:“天机不可泄露,施主需自行寻找。不过贫道可以告诉你,‘火纹玉’在西域的昆仑山脉,‘水魄珠’在江南的太湖深处,‘土魂石’则在长安的大明宫遗址之下。只是这三物都有灵性,非有缘人不可得,施主此行,怕是困难重重。”
说完,道士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地图,递给我:“这是贫道多年前绘制的‘寻物图’,或许能帮到施主。贫道还有一言相劝,回到原来的世界固然好,但此处亦有你留恋之人与事,施主需三思而后行。”
我接过地图,刚想道谢,道士却突然消失在雨中,只留下一句“有缘再会”,声音渐渐远去。我和阿桃都愣住了,以为是幻觉,但手里的地图和铜盒子却提醒我们,刚才的一切都是真的。
回到店里,我展开地图,上面画着西域、江南、长安的地形,还标注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应该是寻找宝物的线索。阿桃看着地图,小声说:“公子,你真的要去找这三样东西吗?”
我看着阿桃,心里很矛盾——我想念原来的世界,想念爸妈和朋友,但我也舍不得阿桃,舍不得默罕默德、伊思坎德尔、苏文轩这些朋友,舍不得在唐朝打拼出来的一切。如果我回去了,就再也见不到他们了;如果我不回去,又会一直惦记着原来的世界,留下遗憾。
“我不知道,”我叹了口气,“先把这件事放一放吧,等默罕默德和伊思坎德尔从西域回来,咱们再商量。”
阿桃点了点头,靠在我的肩膀上:“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如果你要去找宝物,我就陪你一起去;如果你不想回去,我们就一直在苏州生活,经营咱们的店铺,好不好?”
我心里一暖,紧紧抱住阿桃:“好,不管去哪里,我都带着你。”
接下来的日子,我还是像往常一样经营香料铺,只是心里多了一件事,时常会拿出地图和铜盒子研究。苏文轩知道了这件事,也帮我一起寻找线索,他查阅了很多古籍,发现“火纹玉”在《西域记》中有记载,说是昆仑山脉的火山口附近有产出,颜色赤红,上面有天然的火纹,能耐高温;“水魄珠”则在《江南异闻录》中提到过,说是太湖里的千年老蚌所产,珠子透明,能在水中发光;“土魂石”则很少有记载,只知道与唐朝的皇室有关,可能藏在大明宫的某个隐秘之处。
过了一个多月,默罕默德和伊思坎德尔终于从西域回来了,他们不仅带来了更多的香料,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在西域的昆仑山脉附近,听说有牧民见过“火纹玉”,只是那里地势险峻,还有狼群出没,很少有人敢去。
我们在客栈里商量了很久,最终决定分两路行动:默罕默德和伊思坎德尔去西域寻找“火纹玉”,他们熟悉西域的地形,还有商队的保护,会更安全;我和阿桃、苏文轩去江南的太湖寻找“水魄珠”,苏文轩是江南人,熟悉太湖的情况,还能联系当地的渔民帮忙;等找到这两样东西,我们再一起去长安寻找“土魂石”。
计划定下来后,我们就开始准备。默罕默德和伊思坎德尔买了很多干粮和药品,还雇了几个熟悉昆仑山脉地形的向导,准备第二天就出发;我和阿桃、苏文轩则去太湖边的渔村,联系渔民帮忙寻找“水魄珠”。
太湖边的渔村叫“望湖村”,村里的人大多以捕鱼为生。我们找到村里的村长,说明了来意,村长一开始有点犹豫,说太湖深处有“水怪”,很多渔民都不敢去,但听说我们愿意出重金,又看到苏文轩的面子(苏老爷在江南一带很有名望),最终还是答应帮忙,找了村里最有经验的几个渔民,带着我们一起去太湖深处。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坐上了渔民的乌篷船,向太湖深处驶去。太湖很大,湖水清澈,远处的岛屿像一颗颗绿宝石,散落在湖面上。渔民们一边划船,一边给我们讲太湖的传说,说太湖深处有一座水下古城,里面藏着很多宝物,但也有“水怪”守护,从来没有人敢靠近。
船行到中午,突然遇到了大雾,湖水变得浑浊起来,周围的岛屿也看不见了。渔民们脸色一变,说:“不好,这是‘迷雾阵’,咱们可能闯到水下古城的范围了!”
就在这时,船身突然剧烈晃动了一下,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渔民们连忙拿出鱼叉,警惕地看着水面,大喊:“水怪来了!大家小心!”
我和阿桃、苏文轩也紧张起来,紧紧抓着船舷。不一会儿,水面突然冒出一个巨大的黑影,紧接着,一个长着巨大脑袋、浑身覆盖着鳞片的“水怪”从水里钻了出来,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朝着我们的船扑了过来。
渔民们拿起鱼叉,朝着“水怪”扔了过去,鱼叉刺中了“水怪”的鳞片,却被弹了回来,根本伤不到它。“水怪”愤怒地咆哮着,再次朝着船扑过来,船身晃动得更厉害了,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
就在这危急时刻,我突然想起了道士说的“水魄珠”能在水中发光,说不定“水怪”怕光。我连忙从怀里掏出铜盒子,打开盒子(不知道为什么,刚才情急之下,竟然打开了盒子的盖子),里面突然发出一道微弱的光芒。我把盒子举起来,朝着“水怪”晃了晃,“水怪”看到光芒,竟然停下了攻击,眼神里露出恐惧的神色,慢慢退到了水里,消失不见了。
我们都松了口气,渔民们也很惊讶,说:“公子,您这盒子是什么宝物?竟然能吓跑水怪!”
我看了看盒子,里面还是空的,刚才的光芒也消失了,心想可能是盒子感受到了“水魄珠”的气息,才发出了光芒。渔民们说:“既然水怪被吓跑了,咱们继续往前走吧,说不定‘水魄珠’就在前面。”
船又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大雾渐渐散去,我们看到前面有一座水下古城的遗址,城墙大部分都在水下,只有顶部露在水面上。渔民们把船停在古城遗址旁边,说:“水下古城到了,‘水魄珠’应该就在古城里,只是水下危险,咱们得找个会潜水的人下去看看。”
村里有个叫阿福的渔民,水性很好,能在水下憋气很久。他自告奋勇,带上潜水的工具(用猪膀胱做的气囊,能在水下提供氧气),跳进了水里。我们在船上焦急地等待着,过了大概一刻钟,阿福终于从水里钻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珠子,珠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是一颗小小的月亮。
“找到了!这就是‘水魄珠’!”阿福兴奋地喊道,把珠子递给了我。我接过珠子,感觉珠子很凉,还带着淡淡的水汽,放在手里,能看到里面有水流的纹路,果然是“水魄珠”。
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望湖村,给了渔民们重金作为报酬,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回苏州,准备等默罕默德和伊思坎德尔的消息。
回到苏州后,我们等了一个多月,终于收到了默罕默德和伊思坎德尔的信,说他们已经找到了“火纹玉”,正在回苏州的路上,大概半个月后就能到。我们都很高兴,开始准备去长安的事宜——苏文轩说他在长安有个亲戚,是做古董生意的,能帮我们打听大明宫遗址的情况,还能安排我们在长安的住宿。
半个月后,默罕默德和伊思坎德尔终于回到了苏州,他们带来了“火纹玉”——一块拳头大小的赤红玉石,上面有天然的火纹,摸起来暖暖的,像是有温度一样。我们把“火纹玉”和“水魄珠”都放在铜盒子里,盒子里发出微弱的红光和蓝光,两种光芒交织在一起,很漂亮。
休息了几天,我们就出发去长安了。这次我们坐的是马车,苏文轩的亲戚已经在长安的驿站等我们了。苏文轩的亲戚叫李掌柜,是个和蔼的中年人,在长安的西市开了一家古董店,对长安的情况很熟悉。他告诉我们,大明宫遗址现在被官府看管着,普通人不能随便进去,想要找到“土魂石”,只能想办法混进去,或者等晚上的时候偷偷进去。
我们商量了很久,决定晚上偷偷进去——李掌柜说他有个朋友,是看守大明宫遗址的士兵,能帮我们打通关系,让我们晚上进去,不过要给士兵一些钱作为报酬。我们答应了,李掌柜连忙去联系他的朋友。
当天晚上,我们跟着李掌柜的朋友,偷偷溜进了大明宫遗址。大明宫遗址很大,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月光照在上面,显得很荒凉。我们拿着火把,按照地图上的线索,在遗址里寻找“土魂石”的踪迹。
地图上标注“土魂石”在大明宫的含元殿遗址之下,我们来到含元殿遗址,看到地上有一个巨大的坑,像是以前的地基。我们拿着铁锹,开始在坑里挖掘,挖了大概一个时辰,突然挖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我们连忙把上面的土拨开,看到一块黑色的石头,石头上面有天然的土纹,摸起来很粗糙,像是泥土凝结而成的——这就是“土魂石”!
我们高兴地把“土魂石”放进铜盒子里,盒子里瞬间发出红、蓝、黑三种光芒,光芒越来越亮,照亮了整个含元殿遗址。突然,盒子里传来一阵“嗡嗡”的声响,三种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光门,光门里面像是有水流在转动,能看到一些模糊的画面——有我原来世界的街道,有我家的房子,还有我爸妈的身影。
我心里激动不已,终于能回去了!但我看着身边的阿桃、默罕默德、伊思坎德尔、苏文轩,心里又有点舍不得。阿桃眼睛里含着泪水,拉着我的手:“公子,你真的要走吗?”
我看着阿桃,心里很矛盾,想说“我不走了”,但又想起了爸妈,想起了原来的世界。默罕默德拍了拍我的肩膀:“李公子,回去吧,你的家人还在等你。我们会永远记得你,记得我们一起在唐朝打拼的日子。”
伊思坎德尔也说:“是啊李公子,你要是想我们了,就回来看看我们,我们会一直在苏州等你。”
苏文轩也笑着说:“李兄,不管你在哪里,我们都是好朋友。你回去后,要好好生活,别忘记我们。”
我看着他们,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紧紧抱住他们:“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这一路的陪伴。我会永远记得你们,说不定有一天,我还会回来的。”
阿桃擦干眼泪,从怀里拿出一个香囊,香囊是她亲手做的,上面绣着荷花和蝴蝶,里面装着她自己熏制的香料:“公子,这个香囊送给你,你带着它,就像我陪在你身边一样。”
我接过香囊,紧紧握在手里,然后转身走向光门。光门里的画面越来越清晰,我能看到我家的阳台,看到阳台上我养的绿萝。我回头看了看阿桃他们,他们都在向我挥手,我也向他们挥手,然后走进了光门。
光门里一片明亮,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穿越一条长长的隧道,耳边传来一阵“嗡嗡”的声响,身体轻飘飘的,像是在飞。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突然感觉脚下一沉,落在了地上。我睁开眼睛,看到了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房子——我回到了原来的世界!
我连忙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发现我只失踪了一天,爸妈还以为我昨天加班太晚,在公司睡着了,没有报警。我心里松了口气,连忙回家,看到爸妈,我激动地抱住他们,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我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每天上班、下班,改方案、写策划,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时常会拿出阿桃送我的香囊,闻着里面的香气,想起在唐朝的日子,想起阿桃、默罕默德、伊思坎德尔、苏文轩他们。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路过一家书店,看到书店里摆着一本《唐朝通史》,我忍不住买了下来,翻开书,看到了关于开元二十三年的记载,看到了长安、苏州、太湖的介绍,心里感慨万千。我又拿出手机,搜索“唐朝平康坊柳家客栈”“苏州苏记绸缎庄”,却什么都搜不到,好像那些人和事都只是我的一场梦。
但我知道,那不是梦,那是我真实经历过的日子。我把铜盒子、“火纹玉”“水魄珠”“土魂石”藏在了家里的柜子里,把阿桃送我的香囊挂在我的包上,每天都带着它。
我时常会想,如果当初我没有被闪电劈中,没有穿越到唐朝,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可能还是每天加班、改方案,过着平淡的生活。但穿越到唐朝的那段日子,让我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让我学会了坚强、勇敢,让我有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有时候,我会对着铜盒子许愿,希望能再回到唐朝,看看阿桃他们,看看我们一起打拼的店铺。我不知道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但我会一直记得,在遥远的唐朝,有一群我最珍视的朋友,有一段我最难忘的人生。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适应了原来的生活,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在盛唐的长安,在美丽的苏州,有一段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故事。那个雨夜的闪电,那场意外的穿越,那些温暖的陪伴,都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