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和妈妈一起看完。
打动我的是张驰在巴音布鲁克赛道上的自白——将自己奉献给热爱的一切(这里对他是拉力赛车运动)。这也是我理解的电影主旨。奉献给热爱,这个话题非常非常吸引我。我喜欢看到许许多多为各自热爱而活的人。这部电影满足了我的这个需求,故事讲得也有头有尾的,谢谢创作[爱心][玫瑰]。还有一些细碎的元素也打动我,比如小男孩的缤纷脑洞幻想,男孩和男人的搭配,家居装饰还有林瀚东哈哈。
也有不适和疑惑的点。
不适的点在于电影前部分一处,游乐场座椅上,张驰对兄弟解释误会,什么我的热情已经在穗穗(兄弟媳妇)身上发泄。据我观察,现实生活中这个用语习惯真实存在,但我本人是拒绝被开这种“玩笑”的。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像小针刺过。
疑惑主要在电影前半部分。这部分围绕着张驰为拉力赛的准备展开:申请恢复资格——考驾照——拉赞助——运车。
各个部分都有坎坷的地方,而拉赞助和运车最是困难,也最让我疑惑:一个这样反应的人,会是将自己奉献给热爱的赛车的人吗?他热爱的究竟是赛车本身还是输赢名誉等围绕着赛车产生的东西呢?
好比说赞助,林瀚东作为对手提出帮助,他拒绝,去找算命大师,旧相识车队经理,找厂里的大哥,去参加电视节目拉赞助,都没成功。最终靠讨好腾格尔演的黑社会大哥获得赞助一百万。他寻求帮助的这些人给我一种不靠谱(起码就赛车这件事和奉献各自热爱这件事)的感觉。如果他过去辉煌时选择这些人留在自己身边,那给我感觉是,他本身的热爱恐怕不够纯粹。而对手林瀚东,年轻、英俊、富有且同样战绩辉煌。给我的感觉张驰是出于自负而拒绝。而自负的背后往往掺杂了自卑。所以赛车这件事里可能还掺杂了这些。
最让我疑惑的是运车部分,车到了也坏了。张驰竟然选择要签字放弃了。不是自己克服而是对手林瀚东告诉他五年了,科技进步到能修好了,本煜演的退役修车师才露出肌肉膀子协力修起车来。这里凭借的是对手的帮助,而没有体现张驰本身热爱的信念与坚定的作用。很可惜。
赛车是项竞技,外在的对手是很重要的。相互比拼也相辅相成,势均力敌的对手之间是充满张力的呀。在这里,张驰和林瀚东之间我没感受到张力和火花,林瀚东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情节和线索的需要。那不说外在,从内在成长的角度,自己今天比昨天更进步一点点同样也是振奋的呀!比如张驰五年禁赛,内在是怎样调频,一点点到了结尾的自白的状态,怎样清理内心杂质,让热爱多一点洁净和纯粹的?
前面没有更打动我内心的这些内容,就是情节加俏皮话,中途看得我几次眯了一会儿,就还蛮无聊和累的。
总得来说还是期待韩寒导演的继续创作,另外电影里《奉献》这首插曲选得很棒!打动我的还有过去的几部电影里的《女儿情》和《平凡之路》。